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
时间:2025-06-28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案件背景
被告李某和王某原系夫妻,两人于2014年3月协议离婚。2014年7月,李某向原告赵某借款5万元,并出具了借条,双方约定了借款期限和利息。后借款到期,李某未能偿还。赵某遂向法院起诉,要求李某和王某共同偿还借款本金5万元及相应的利息。原告要求王某承担责任的主要依据是,虽然李某和王某已经离婚,但该5万元是偿还李某和王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故认为王某应当承担共同偿还责任。
法院审理及查明情况
法院经审理还查明,2013年8月,李某与某小额贷款公司签订了一份最高额保证借款合同,约定李某向该小额贷款公司借款50万元,王某出具了家庭共同债务确认书,确认上述借款系用于家庭共同生活及经营使用,以家庭共同财产用于偿还。李某向赵某所借的该5万元正是偿还其尚欠小额贷款公司的借款,赵某直接将5万元汇给了小额贷款公司。
争议焦点
对于李某应当偿还赵某5万元本金及利息是没有争议的,该案的争议焦点在于李某的前妻王某是否应对该5万元承担偿还责任。
法院判决及理由
法院认为,首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以债务形成所处的时间阶段为切入点,将以夫妻一方名义所负的债务分别结婚前所欠债务和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欠债务两种情形。关于结婚前形成的、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原则上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但在债权人能够证明所欠债务是为结婚所欠或者都用于婚后共同生活的,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原则上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同时也规定了两种例外情形。但是,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夫妻双方离婚之后一方以个人名义对外举债用于偿还夫妻共同债务的情形应当如何认定,原告的主张依据不足。其次,李某原告的借款发生在两被告离婚之后,且王某对李某的借款并不知情,该款项也不是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李某向原告借款系其个人行为,理应由其个人偿还。最后,原告在明知李某向其借款是用于偿还两被告离婚前的夫妻共同债务的情况下,却没有让王某签字或出具确认共同承担债务的手续,应当自行承担不利后果。综上,法院认定王某无需承担还款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夫妻共同债务上诉状
一起夫妻共同债务上诉状。上诉人对一审判决中认定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并判决其承担连带责任表示不服。文章详细阐述了上诉理由,包括不存在夫妻共同举债的事实、我国《婚姻法》没有排除夫妻一方单独债务的存在等。上诉人要求撤销一审判决,驳回被上诉人蔡对上诉人王承担共
-
继承遗产时的个人债务责任
继承遗产时的个人债务责任。在继承遗产时,继承人需清偿被继承人的税款和债务,但只在遗产限额内承担债务责任。若放弃继承,则无需承担任何债务。夫妻共同债务方面,通常夫妻一方欠下的债务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除非有特殊情况如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第三人知道夫妻
-
个人名义借款是否为共同债务
个人名义借款是否为共同债务的问题。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取决于具体情况,根据《婚姻法》等相关法规,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为维持共同生活所承担的债务视为共同债务。但个人名义的债务不一定都是共同债务,如约定个人承担、未经同意资助亲朋或从事经营活动的债务等,应由个
-
怎样证明不是夫妻共同债务
如何证明债务不是夫妻共同债务的相关问题。指出要通过提供证据,如个人借款证明、超出家庭日常生活范围的债务证明等,来证明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承担。同时,也阐述了在哪些情况下债务不能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如夫妻双方约定个人承担、未经同意资助无抚养义务亲朋等。
-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
-
夫妻共同签字的债务离婚后的承担责任
-
个人债务承担风险声明的有效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