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其它房产知识 > 房地产产权 > 不是产权人却签了合同的效力问题

不是产权人却签了合同的效力问题

时间:2025-07-21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7398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合同只要经过合法的程序完成签订,并且获得了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就会具有很强的法律效力,来约束双方当事人履行合同的条款, 当然合同的生效往往也是很重要的问题,那么不是产权人却签了合同有效吗 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没有产权人的授权或合同签订后未得到产权人的追认,该合同将被视为无权处分,属于无效行为。然而,如果合同是在合理价格有偿转让的情况下签订,并且已经按照法律规定办理了物权变动登记手续,那么买受人将构成善意取得,合同将被视为有效。此时,签订合同的无权处分人将承担赔偿责任。

产权人与房屋所有人的区别

1. 性质的区别

房屋产权人是指代表产权所有人(即产权拥有者)的人,根据法律登记为房屋的合法拥有者。房屋所有人则是指“户主”。产权人不仅拥有房屋的所有权,还包括房屋地契的权利;而房屋所有人只拥有房屋的所有权,没有地契权利。

2. 权利的区别

产权人拥有房屋的所有权和地契权利,而房屋所有人只拥有房屋的所有权,没有地契权利。如果房屋为夫妻共同财产,即使产权证上只登记了一人的名字,该房屋仍属于夫妻共同所有。

3. 户口关联性的区别

产权人是指与房屋所在户口关联的户主,可以是房屋产权拥有者,也可以不是。而房屋所有人必须是户主。举个例子,如果户主改成了你的女儿,产权仍然属于你,房屋管理部门的记录仍显示该房屋属于你。房屋所有权人与产权人的本质区别在于产权比例,产权人拥有100%的产权,而共有权人的产权比例将在房产证的附记中注明,在将来的出售中,可以按照该比例分配售后款项。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担保合同的定义和作用

    担保合同的定义与作用,涉及反担保中的第三方担保人身份和资产抵押问题。担保合同是确保债权人利益的有效手段,其效力认定要考虑主合同是否有效及担保合同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是否合法妥当。第三方反担保人并不限于借款人自己,任何具备担保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反担保人。

  • 质押合同的基本条款

    质押合同的基本条款,包括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质押财产的描述、担保的范围、质押财产交付的时间等。文章还介绍了质押的类型、质权的定义和担保效力,以及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的责任和处理方式。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存续期间和不知情的第三者的

  • 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待定

    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待定问题,介绍了相关法律规定及其背后的原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这类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有效性取决于权利人是否追认。文章详细阐述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权代理以及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等三种效力待定合同

  • 发包人的连带责任

    工程承包合同无效时发包人的连带责任问题。文章提出了处理工程承包合同纠纷的四种方法:当事人自行协商、第三人居中调解、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和向人民法院起诉。其中仲裁和诉讼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中一种途径解决纠纷。

  • 商业汇票结算的法律特点
  • 债务人提存的法律效力
  • 地役权的设立时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