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现行《婚姻法》第11条的规定,可撤销婚姻只有一种情形:即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2月所做的司法解释,对于“胁迫”的定义为:行为人以给另一方当事人或其近亲属的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财产等方面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另一方当事人违背真实意愿结婚的情况。
根据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受胁迫一方的婚姻关系当事人本人,且只能是本人,可以向法院或登记机关提出撤销婚姻请求。请求应在登记之日起1年内或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应在恢复自由之日起1年内提出。需要注意的是,该时间期限的规定不适用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或延长的相关规定。
一旦婚姻被撤销,则自始无效。这一规定与无效婚姻发生的后果相同,即只有在依法被宣告无效或被撤销时,才确定该婚姻自始不受法律保护。
利害关系人的种类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以重婚为由申请婚姻无效的利害关系人包括当事人的近亲属及其基层组织,如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基层组织指村民委员会、生产队(组)、基层工会等。
以未达法定婚龄为由申请宣告婚姻关系无效的利害关系人是未达到法定婚龄者的近亲属。如果一方已达到法定婚龄,则无权申请宣告婚姻无效。
以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利害关系人是当事人的近亲属,即双方的近亲属均有权申请宣告婚姻关系无效。
以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利害关系人是与患者共同生活的近亲属。如果在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婚姻无效情形已经消失,人民法院不支持申请者的请求。人民法院宣告婚姻无效案件对婚姻效力的审理不适用调解,只要查明被申请的婚姻符合无效的情形,一律作出判决,不存在调解。对婚姻无效作出的判决一经作出,就发生法律效力,即一审终审。但对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可以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另行制作调解书,调解达不成协议的,法院可以判决。判决之后当事人不服可以上诉。
可撤销婚姻的有关规定。受胁迫的一方应在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撤销婚姻的请求,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则应在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可撤销婚姻违反结婚自由原则,主要形式包括包办和买卖婚姻,且存在婚姻事实,但相对无效,有时间限制。有权提出撤销婚
婚前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其可撤销性。新《民法典》使婚前协议具备法律效力,其签订源于年轻人对婚姻目的不明确和婚姻基础薄弱等问题。法律上,婚前协议中的“过错方净身出户”条款有效,并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关于婚前协议的撤销性,协议离婚并办理手续后不可反悔,但
中国借他人名义领取结婚证的法律效果。虽然这种行为不符合婚姻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但法院无法宣告该婚姻无效或撤销。当事人可以向民政部门申请撤销或通过协议离婚解除婚姻关系。解除后,法律将根据实际情况对双方关系进行处理,对待未按规定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也有所区
可撤销婚姻的法律依据及程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相关规定,因胁迫结婚的一方可在结婚登记一年内提出撤销婚姻,涉及无效婚姻的法律后果。撤销婚姻可通过行政程序或诉讼程序进行,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并遵循法律程序。法院在判决时会处理涉及的子女和财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