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作出不起诉决定后,被害人可以在收到决定书后七日内提出申诉。检察机关对申诉进行审查,并在三个月内作出审查决定。一般情况下,审查期限是不能缩短的。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四百一十七条规定,如果被害人对不起诉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不起诉决定书后七日内提出申诉。申诉将由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检察部门进行立案复查。
如果被害人向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作出决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申诉材料连同案卷一并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四百二十二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不服不起诉决定的申诉进行复查时,应在立案三个月以内作出复查决定。如果案情复杂,复查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四百二十三条规定,被害人或被不起诉人对不起诉决定不服,并提出申诉时,应当递交申诉书,并写明申诉理由。如果被害人或被不起诉人没有书写能力,也可以口头提出申诉。人民检察院应当根据口头提出的申诉制作笔录。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情况,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如果犯罪嫌疑人对酌定不起诉决定不服,可以提起申诉。
酌定不起诉的情形必须是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犯罪嫌疑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
(2) 犯罪嫌疑人是聋哑人,或者是盲人。
(3) 犯罪嫌疑人因防卫过当或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不应有危害而犯罪。
(4) 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
(5)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终止或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
(6)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
(7) 被胁迫诱骗参加犯罪的。
(8) 犯罪嫌疑人自首或自首后立功的。
(9) 犯罪轻微并自首,或犯罪较重但有立功表现的。
酌定不起诉的决定需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免予起诉的概念、决定及条件。免予起诉适用于公诉案件,由检察院依法自主决定。免予起诉的条件包括犯罪行为构成犯罪并应负刑事责任,以及被告人具有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可免除刑罚的情节。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免予起诉决定的具体内容和流程,包括制作免予起诉决定书并公开宣
免于刑事起诉的法律程序,包括不起诉的法律规定、不起诉决定书的内容以及处理措施和被害人的权益保护。在公诉机关确认被告人已经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因犯罪情节轻微可做出不起诉决定。不起诉决定书需明确被起诉人的基本情况、案件事实、不起诉的根据和理由等。对于被不起
中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立法现状,介绍了该制度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以及其相较于传统不起诉制度的特点。然而,该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适用范围过窄、适用条件过于简单、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等。
我国关于酌定不起诉期限的相关规定。审查期限一般不能缩短,为三个月至六个月不等。被害人或被不起诉人不服决定可提出申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酌定不起诉的情形,包括犯罪嫌疑人在国外已受刑事处罚、为聋哑人或盲人、防卫过当等。决定需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