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非法证据的标准

时间:2025-06-21 浏览: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9272
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证据,特别是在诉讼的时候,如果有相应证据提供的话,对于诉讼的判决也会有直接的影响。但证据并不一定是合法的,有些人觉得对手提供的证据属于非法证据,那么怎么判断是否属于非法证据?

非法证据是指因不符合法定形式或取得的程序违法而不具有可采性的证据材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非法证据形式

除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7种证据形式外,其他形式的证据都属于非法证据。

2. 非法收取的证据材料

指法定人员以外的人非法收取的证据材料,例如商场保安人员主持的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

3. 非法收集的证据材料

指非经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包括非法搜查、扣押的物品,以及通过刑讯逼供、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证人的供述、陈述和证言。

4. 未经法定程序查证的证据材料

指未经法定程序在法庭上出示并查证属实的证据材料。

证据合法性的条件

我国的证据合法性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 合法形式

证据必须具有合法的形式。

2. 法定程序

证据必须是由法定人员依照法定程序收集和运用。

3. 合法来源

证据必须有合法的来源。

4. 法定程序查证

证据须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以上对证据合法性的阐述是论述证据能力所必要的,即一件事实要成为刑事司法中定案的根据须具备相应条件经过一定的程序加以认定,否则不能成为法院定案的依据。

非法证据排除的法律规定

我国宪法和法律对非法证据的排除作出了规定。

根据我国宪法第37条、38条和40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身自由、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特别是国家机关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予以剥夺和限制。

我国刑事诉讼法根据宪法精神作了进一步的具体规定。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

此外,我国刑法第247条还规定了对非法取证行为的制裁措施。

结论

虽然法律禁止非法取证行为,但对于非法取得的证据的效力并没有明确作出规定。因此,在遇到非法证据时,及时咨询律师是很重要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