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回放

时间:2025-07-03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9536
工伤认定是有认定期限,如果劳动者没有及时申请工伤认定,会导致劳动维权障碍。因此,劳动对于工伤认定期限要引起高度关注,下面来看具体的案例分析。手心律师小编为大家介绍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案例一:王某的工伤认定申请被拒绝

王某是某公司的钳工,他在车间工作时从工作面摔下导致腰部受伤。尽管他在事故发生后进行了断断续续的检查治疗,但直到四年后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然而,劳动保障部门以超过一年的申请期限为由做出了不予受理的决定。

案例二:夏某的工伤赔偿未兑现

夏某是某服务公司的员工,他在工作中不慎受伤后立即被送往医院住院治疗。在治疗期间,夏某与公司达成口头赔偿协议,公司也承诺为他申请工伤认定并保证提供相应的工伤待遇。然而,两年过去了,公司的承诺仍未兑现。夏某多次要求赔偿未果,只好诉诸法院。在诉讼过程中,夏某才了解到需要进行工伤认定,但在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申请后,却被告知已超过了工伤认定期限。

案例三:朱某的工伤认定申请被拒绝

朱某在某公司工地打工时,因脚手架倾倒而摔伤。他经历了两次住院治疗后回家休养。一年后,朱某为了诉讼而申请工伤认定,然而劳动保障部门以“申请已超过一年”为由决定不予受理。朱某将此事诉至法院,但未能胜诉。

原因分析

以上三个案例中,当事人均未按规定时限申请工伤认定,导致他们后来的维权陷入困境。究其原因,一是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民事案件需要权利主体及时主张权利,同时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然而,在实践中,劳动者发生工伤后,有时治疗不及时,有时不知道申请工伤认定有一年的时间限制,有时无法提供存在劳动关系证明、工伤治疗病历、费用清单等证据材料,从而使维权变得困难重重。二是用人单位社会责任感缺失。一些用人单位出于自身利益,不愿承担对劳动者,尤其是工伤劳动者应尽的责任。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往往使用所谓的“承诺”、“负责”等措辞来搪塞、推诿,淡化劳动者的维权意识。然而,时过境迁后,当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责任时,用人单位则不予理睬。

法律规定

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规定:“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概念与解读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概念,包括各种环境污染侵权形式,如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并分析了某市郊四个村委会起诉水泥厂污染环境的案例。根据相关法律条文,被告需承担环境污染侵权赔偿责任,同时详细解读了相关的法律依据。如涉及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等机构弄虚作假,也需承担连

  • 朋友圈发帖泄愤集赞公布所指何人

    南京婚礼摄影师雷凯在微信朋友圈发帖抱怨司仪的行为,引发了一场关于名誉权的纠纷。雷凯对司仪的不满言论引发了众多网友的支持,司仪储涛因此愤怒并提起诉讼。法院判决雷凯侵犯了储涛的名誉权,需删除侵权内容并公开赔礼道歉。此案例提醒人们,微信发帖亦受法律制约,需

  • 国家对孤寡老人赡养问题的规定

    国家针对孤寡老人的赡养问题的法律规定。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一般由家庭承担,但无儿无女或其他赡养人的老年人需要社会帮助。城市和农村的老人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政府或集体经济组织的救济和供养。针对具体案例中的孤寡老人王某,只能要求农村集体经济进行“五保

  • 被执行人是否可以提起执行异议

    被执行人是否可以提起执行异议的问题。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确立了执行异议之诉,旨在保护案外人和申请执行人的利益,被执行人不能提起执行异议。文中以某案例为例,对两种不同意见进行了阐述和法律解读,最终指出被执行人在执行异议之诉中无诉讼利益,无权提起执行

  • 案例简介
  • 工伤认定时效的规定保障了工伤职工权利
  • 工伤伤残鉴定最佳时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