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能否要求返还聘礼
时间:2024-10-02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我国离婚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离婚是指夫妻双方感情破裂后,结束夫妻关系的行为,离婚的时候会产生比较多的问题,包括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那么离婚能否要求返还聘礼?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离婚是否可以要求返还聘礼
礼金的归还条件
以往的司法解释对于礼金的归还条件较为笼统,一般认为礼金是附条件赠与。根据婚姻法的司法解释,可以请求返还礼金的情况有三种:1. 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2. 虽然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未共同生活;3. 礼金是婚前给付的,并且给付的行为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婚后给付礼金的法律争议
尽管司法解释对于礼金的归还条件有明确规定,但仍存在法律问题。对于婚后一方给付礼金的行为,存在以下法律争议:1. 礼金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问题。根据婚姻法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任何一方接受的赠与均为共同财产。因此,一方给付另一方的礼金也可以被视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赠与。然而,对于这部分赠与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或双方对部分财产的约定存在争议。如果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赠与方可以获得礼金的一半;如果被认定为对财产的特别约定,则礼金归属于受赠方。根据婚姻法第十九条的规定,约定财产需采用书面形式。因此,如果当事人在送礼金时没有附上书面形式以表明意愿,应视为共同财产。2. 父母给付的礼金是否属于夫妻双方的赠与。在婚后,一方的父母给付另一方礼金的情况下,这被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
彩礼是否属于赠与行为
彩礼的背景
彩礼,也被称为聘礼、纳彩等,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中的一部分。早在西周时期,中国先秦时期的社会风俗建立了婚姻“六礼”制度,其中纳征即指男方向女方家庭送聘礼。尽管男方送聘礼在法律制度中已被废除,但作为一种习俗仍然存在于全国范围内。
彩礼的性质
关于彩礼的性质,存在不同的看法。彩礼是男方向女方赠送的钱物,以结婚为目的。长期以来,我国司法实践一直将彩礼视为一种赠与行为。然而,彩礼通常包含了非自愿的被迫因素,违反这个习俗的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胁迫要挟的性质。真正的赠与是出于内心真实意愿,自主处分自己享有所有权的财物。通过考察交付财物的行为是否出于本意和原意,可以发现,男方向女方父母家人交付彩礼和财物实际上是受到了风俗舆论压力的迫使,屈从于当地民俗形成的强大规范力量,并非出于内心的自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意思表示不自由,存在瑕疵,因此不能将其视为民事法律行为中的赠与,而应视为一种索要。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什么是彩礼
彩礼的定义和历史背景,包括其在现代互联网语境中的新含义。文章还介绍了关于彩礼的法律规定和返还彩礼的法律依据,包括哪些情况需要返还以及哪些情况不需要返还彩礼。最后强调了婚姻应该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而不是金钱。
-
什么情形可以剥夺另一方探望孩子的权利
离婚后子女的探望权问题。法定上,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权,探望权的行使需遵循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原则。只有在对方对孩子有害的情况下,才能中止其探望权。探望权的产生源于离婚后,它不仅是法律上的权利,更是基本人权和父母子女间情感的体现。
-
中国公民在国外未定居,配偶居住国内的离婚诉讼管辖问题
中国公民在国外未定居时,配偶在国内的离婚诉讼管辖问题。对于这种情况,无论哪一方提起诉讼,都应由国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同时,还涉及夫妻双方在国外定居或均在国外但未定居时的离婚手续办理和诉讼管辖问题。如双方存在争议,需回国提起离婚诉讼或通过代理人
-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购买房改房的产权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购买房改房产权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的情况。根据相关法律和房改房的政策,夫妻双方在离婚时不能主张将此类房改房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购买房改房的出资应视为借款或赠与,离婚时不应要求补偿房屋增值部分。
-
订婚了退婚黄金怎么退
-
返还彩礼的情形
-
离婚后,对离婚协议有异议或反悔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