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附条件不起诉 > 不起诉和免予刑事处罚的区别

不起诉和免予刑事处罚的区别

时间:2025-06-15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9780
刑事案件分为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对于公诉案件,是需要由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人民法院需要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有的朋友就会疑惑,不起诉和免予刑事处罚哪个罪轻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不起诉和免予刑事处罚都是指被告人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况,两者并不存在轻重之分。

免于起诉的定义

免于起诉是指在公诉机关认定被告人已经构成犯罪的前提下,由于犯罪情节轻微,对被告人做出免予起诉的决定。免予起诉意味着被告人不会受到刑事责任的追究。

刑事案件不起诉的分类

刑事案件不起诉分为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证据不足不起诉三种。

1、法定不起诉

法定不起诉是指在检察院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犯罪嫌疑人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6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时,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2、酌定不起诉

酌定不起诉是指对于犯罪情节轻微,根据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情况,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酌定不起诉是检察院行使起诉裁量权的一种体现。

酌定不起诉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二是犯罪情节轻微,根据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免除刑罚的情形主要包括:

  1. 犯罪嫌疑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
  2. 犯罪嫌疑人同时又是聋哑人,或者是盲人犯罪的;
  3. 犯罪嫌疑人因防卫过当或者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不应有危害而犯罪的;
  4. 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
  5.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
  6.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
  7. 被胁迫、被诱骗参加犯罪的;
  8. 犯罪嫌疑人自首或者在自首后有立功表现的。

3、证据不足不起诉

对于需要进行补充侦查的案件,如果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不起诉和免予刑事处罚的区别

    不起诉和免予刑事处罚的区别。两者均指被告人不需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况,但定义和适用范围不同。不起诉分为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证据不足不起诉三种。免予刑事处罚则是因为犯罪情节轻微,检察院决定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 刑事案件中的回避制度

    刑事案件中的回避制度,包括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回避规定。这些规定旨在确保案件的公正处理,避免先入为主、主观片面等情况。文章详细阐述了回避的范围和条件,包括在不同诉讼阶段参与人员的工作调整和调动所带来的回避要求。此外,对于发回

  • 敲诈勒索案件可以适用刑事和解吗

    根据相关,敲诈勒索案件如果是“数额巨大”就不能适用,如果敲诈勒索“数额较大”的就能适用。敲诈勒索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并具有法定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二)没有参与分

  • 免于刑事处罚的条件研究

    免于刑事处罚的条件是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犯罪行为,其次有免于刑事处罚的法定情形,如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或者是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二)犯

  • 醉驾情节轻微的判罚标准解析
  • 诈骗案件是否可进行和解?
  • 不起诉和免予刑事处罚哪个罪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