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元月,程某(女)经人介绍与李某(男)相识,双方于2007年2月按村习俗举行了婚礼,程某收受了李某彩礼30000元,并于次日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婚后两人在一起生活了一星期,便一同前往温州打工,途中程某不辞而别,从此与李某失去联系(后查明程某一人外出经商,并亏损40000余元)。2007年7月李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与程某离婚,并要求程某返还彩礼30000元。另查李某家中经济条件较好。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就程某是否应返还彩礼出现了几种不同意见。
意见一:程某应当酌情返还婚前收受的彩礼。因为程某与李某结婚时间短,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9条规定:借婚姻关系索取的财物,离婚时,如结婚时间不长,或者因索要财物造成对方生活困难的,可酌情返还。
意见二:程某婚前收受的彩礼不予返还。婚前给付的彩礼必须具有法定情形才需求返还,而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的规定程某婚前收的彩礼不予返还。但程某婚前收受的彩礼应作为共同财产予以分割,由程某给付李某15000元。
本案中程某与李某已登记结婚,并在一起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虽说只有一星期,另外李家中条件较好,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的规定: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9条的规定已经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的规定相抵触,故应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规定为准。因此程某婚前收受的彩礼不具有法定的返还情形,依法不需返还。但程某婚前收受的彩礼仍应作为共同财产来处理。程某与李某结婚后彩礼便转化为了夫妻共同财产。至于程某后经商亏损属个人行为,李某并不知情,其亏损只能由程某个人承担,由此产生的债务也与李某无关,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故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案情结果] 程某婚前收受的彩礼不予返还。婚前给付的彩礼必须具有法定情形才需求返还,而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的规定程某婚前收的彩礼不予返还。但程某婚前收受的彩礼应作为共同财产予以分割,由程某给付李某15000元。
已办理结婚手续但未举行婚礼仪式的夫妻,彩礼是否应返还的问题。是否返还取决于夫妻是否共同生活及是否有离婚的打算。如未共同生活且存在离婚可能性,彩礼应返还;如已共同生活且没有离婚打算,则彩礼不应返还。此结论仅供参考,具体处理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
汪某与候某结婚不到一年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并要求离婚并退还彩礼的案件。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双方分居时间不满法定时间不能认定夫妻感情破裂,且未符合返还彩礼的法定情形,因此不支持汪某离婚及返还彩礼的请求。建议双方加强沟通,互谅互让,尝试修复感情。若半年后夫
彩礼的定义和历史背景,包括其在现代互联网语境中的新含义。文章还介绍了关于彩礼的法律规定和返还彩礼的法律依据,包括哪些情况需要返还以及哪些情况不需要返还彩礼。最后强调了婚姻应该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而不是金钱。
订婚后退婚时黄金彩礼的退还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规定,如果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或虽已登记但未共同生活,或者给付彩礼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法院会支持返还彩礼。但已经共同生活的双方,要求返还彩礼将面临困难。此外,文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