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必须采取逮捕措施
时间:2025-03-22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们知道如果想要得到财富就要学会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去创造,但是有些人就是喜欢走捷径,甚至违法。对于罪犯法律是不会姑息的,那么哪些情况会被逮捕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1.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一)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并且可能被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无法防止发生以下社会危险性:
- 可能实施新的犯罪行为;
- 存在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
- 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串供;
- 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
- 企图自杀或逃跑。
2.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一)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并且可能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二)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并且可能被判处徒刑以上刑罚,且曾经故意犯罪或身份不明。
3.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
不予批准逮捕的情况
1. 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的情形:
(一) 不符合逮捕条件:
- 没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侦查机关查获的犯罪嫌疑犯罪的证据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实,或者根本没有证据,或者虽有证据但不能相互印证或查证属实,无法确定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实;
- 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如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精神病人在不能控制或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时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等;
- 虽有犯罪事实,但不可能判处犯罪嫌疑人徒刑以上刑罚;
- 虽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犯罪嫌疑人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没有逮捕必要。
(二) 具备以下情形之一:
-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
-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
-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
- 依照刑法规定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
- 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
2. 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的情形: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办理审查批捕案件时,对于患有严重疾病或正在怀孕、哺乳婴儿的妇女,可以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持有50克毒品的法律责任
持有50克毒品的法律责任。持有毒品数量较大将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根据不同数量将面临不同的刑罚。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客体、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行为人明知持有国家禁
-
双规期间对军龄的计算问题
关于现役军人受到刑事处分后的军龄计算问题,总政治部对此作出了一系列规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双规措施的适用时间限制、目的与重要性。双规措施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包括适用阶段、使用主体、使用时限和使用地点等。其目的是保护被调查对象免受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避
-
强制医疗的法律措施和监督机制
强制医疗的法律措施和监督机制。包括建立执行案件信息衔接机制,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如加强收治管理活动检察、保护性医疗措施监督等,完善检察官约见谈话机制,并推动建立社会化救助体系以确保被强制医疗人的持续康复治疗。
-
行政处罚移交法院强制执行的时间
行政处罚的强制执行时间及相关种类。若行政处罚在法定期限内未执行,行政机关可在三个月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和执照以及行政拘留等种类。
-
滞纳金的法律性质
-
诉讼保全的方式及申请程序
-
买卖合同拒绝履行的赔偿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