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婚后同居4个月不愿再结婚彩礼如何返还
时间:2024-12-03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有些时候,男方给付女方结婚彩礼之后。出现后面不愿结婚或结婚之后马上离婚情况,那就很有可能会涉及到彩礼的返还问题。但在实践中,并非任何情况下彩礼都是会进行返还。究竟彩礼返还的情形有哪些?而哪些情况下彩礼又是不返还?手心律师网小编请阅读下文了解。
订婚后同居4个月不愿再结婚彩礼如何返还
一、结婚彩礼的返还条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应满足以下情形之一,方可获得法院的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彩礼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需要注意的是,适用上述规定的第(二)、(三)项情形时,必须以双方离婚为前提条件。
二、不予返还结婚彩礼的情况
1. 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情形的,一方请求返还彩礼的,法院不予支持。此外,对于该条中的“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情形,应做出限制性解释。该情形指的是给付彩礼的一方在婚前举债给付,在婚后没有经济来源偿还债务,或者是婚前用家庭财产给付,在婚后没有固定经济来源,依靠自身力量无法维持最基本生活水平。确定是否存在“生活困难”,需要综合考虑给付彩礼的数额、给付人的生活来源以及当地的生活水平等因素,并参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合理确定。2. 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第一款(三)项规定的“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情形,但已经共同生活两年以上、生育子女或者所送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的,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一般不予支持。这种情况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两年以上。- 第二种情形是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虽不满两年,但生育了子女。- 第三种情形是所接受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对于如何确定第三种情况,在司法实践中有以下几点说明:首先,要求接受彩礼的一方提供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彩礼确实已经用于共同生活,避免以此为借口拒绝返还彩礼;其次,女方在“结婚”前购买的嫁妆,双方共同使用,不能视为用于共同生活,因为嫁妆属于女方的“婚前”财产,在共同生活期间,男方也有自己的婚前财产用于共同生活,因此不能适用该项规定;此外,共同生活的界定主要限制在家庭成员因生活、生产需要而实际支出的情况,例如男女一方或双方因患病而花费、共同经营投资等情况。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结婚不到一年离婚是否可要求退还彩礼
汪某与候某结婚不到一年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并要求离婚并退还彩礼的案件。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双方分居时间不满法定时间不能认定夫妻感情破裂,且未符合返还彩礼的法定情形,因此不支持汪某离婚及返还彩礼的请求。建议双方加强沟通,互谅互让,尝试修复感情。若半年后夫
-
没有领结婚证的情况下,彩礼的退还问题如何解决
没有领结婚证的情况下彩礼的退还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如果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原则上应返还彩礼;如果已办理结婚登记但未共同生活,可支持返还请求。对于同居关系发生的彩礼返还纠纷,司法解释未明确规定。遇到纠纷,建议寻求专业律师帮助。
-
结婚后才发现对方有外债是否构成骗婚行为
结婚后才发现对方有外债是否构成骗婚行为的问题。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婚前债务应由个人承担,因此发现对方有外债并不直接构成骗婚行为。夫妻可以约定婚前财产及婚姻期间的财产归属,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如遇骗婚情况,需收集证据并向公安局报案,具体处理方式依据当地
-
不退彩礼是否会被判刑
关于不退彩礼是否会被判刑的问题。根据刑法规定,如果女方有能力退还彩礼却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情节严重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处罚。退还彩礼的法律规定包括三种情况会支持返还,包括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办理手续但未共同生活、婚前给付导致生活困难等。而不需要返
-
符合返还拒绝返还彩礼的处理方式
-
不离婚可以要求返还彩礼吗,有没有法律依据
-
婚姻法离婚彩礼能要回吗,法律依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