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人身权侵权 > 一、公开散布他人隐私的刑事责任

一、公开散布他人隐私的刑事责任

时间:2025-04-25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032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散布他人隐私是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散布他人隐私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散布隐私是有立案标准的,那么散布他人隐私立案标准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1. 依据法律规定,散布他人隐私可能构成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公开散布他人隐私并对其进行侮辱、诽谤,导致被害人或其近亲属出现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2. 解释《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根据《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情形之一应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 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组织、指使他人在信息网络上散布;(二) 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组织、指使他人在信息网络上散布;对于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并且情节恶劣的,应当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3. 解释《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根据《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情形之一应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二) 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三) 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四)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二、侵犯隐私权的认定

1. 侵犯隐私权的构成要件

侵犯隐私权或侵犯隐私利益的责任构成,必须同时具备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四个要件。在侵权责任构成中,适用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

2. 侵犯隐私权的违法行为

首先,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必须具备违法性。

3. 侵犯隐私权的损害事实

隐私是一种信息、一种活动、一种空间领域,也是一种秘密状态。侵犯隐私权的损害表现为隐私被刺探、被监视、被侵入、被公布、被搅扰、被干预。

4. 侵犯隐私权的因果关系

侵犯隐私权的因果关系指的是侵犯隐私权的违法行为与隐私损害事实之间的内在必然的符合规律的联系。

5. 侵犯隐私权的主观过错

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备主观过错。主观过错主要是指故意,即预见侵犯隐私权的后果却希望或放任该结果的发生。根据我国国情及国外相关资料,以下行为可被认定为侵犯隐私权:(1) 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2) 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3) 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4) 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5) 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并将其公开;(6) 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7) 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8) 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9) 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10) 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情况;(11) 未经他人许可,私自公开他人的秘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售产品未标注厂商信息侵犯知情权吗?侵犯了。

    网售产品未标注厂商信息是否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问题。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经营者若未告知消费者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构成欺诈行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同时,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可能违反行政管理法规,需承担行政责任。对于严

  • 房屋租赁合同伪造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房屋租赁合同伪造是否构成犯罪行为。伪造合同属于违法行为,涉及欺骗行为。若利用伪造合同诈骗,需承担刑事责任。签订合同时需确保对方具备主体资格并对合同内容审查。合同伪造构成合同诈骗,可要求返还手续费并进行签名的笔迹鉴定。相关法律知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 违反合伙企业法规定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违反合伙企业法规定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对于虚假文件登记、侵占合伙企业财产等违法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企业及其合伙人需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免承担法律责任。

  • 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规定。依据《侵权责任法》,侵犯隐私的行为包括公开个人信息、非法侵入住宅、跟踪监视、刺探财产状况等。最新资讯来自《民法典》,于XX年生效,其中明确了自然人和法人享有的权利,包括隐私权,并加强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禁止非法获取、使用、加工、

  • 人身权的范围
  • 学校强制消费的处理途径
  • 做网络赌博代理的刑事责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