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双亡没有亲属监护人由谁担任
 时间:2025-09-14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监护人大家都是知道是对未成年人员进行监护,保障他们的安全,但是很多的时候是会具有一定的特例,如果面对父母死亡监护人又是该如何确定,认定谁作为监护人,以下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针对该方面的知识进行详细的介绍。
监护人的法律规定
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监护人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监护人必须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并依法律规定产生。
监护人的优先层次
在父母作为第一监护人的情况下,如果父母双亡,需要按照优先层次安排监护人。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十六条和《婚姻法》第二十八、二十九的规定,在法定监护人缺位的情况下,以下人员可以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负有抚养义务:
- 祖父母、外祖父母
- 兄、姐
-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并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
如果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可以由有监护资格的监护人之间协商确定。如果协商不成,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如果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裁决。
监护人的职责
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包括:
- 照料未成年人的身体和身心健康
- 管理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
- 对未成年人进行管理和教育
- 在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监护人必须履行这些职责,以确保未成年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延伸阅读
 
  
  
    
   -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父母双亡没有亲属监护人由谁担任 《民法典》中关于父母双亡后无亲属监护人担任的法律规定。根据相关规定,监护人必须承担监督、保护未成年人或其他特定群体的法定职责。在父母亡故的情况下,祖父母、外祖父母等近亲属及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等可担任监护人。对监护人存在争议时,由单位或居民委员会 
- 
 	   第二起诉离婚被告突患精神病该怎么办 离婚案件被告精神病由父母或者近亲属作为代理人参加离婚案件的处理。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是在其精神正常的情况下离婚同正常健康人离婚程序。《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七条: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 
- 
 	   刑事附带民事无力赔偿会连累家人吗 除被告是未成年人的情况外,监护人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 
- 
 	   兄姐与弟妹之间在什么情况下存在抚养义务 第三十条,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何谓近亲属,“近亲属”应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 
 	 进看守所多久能探视
   
- 
 	 外国人能担当辩护人吗
   
- 
 	 监护权转移的时间有什么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