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生效时间一般有两种规定方式:
1. 从公布之日起生效。
2. 公布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施行。
我国《刑法》于1979年7月1日通过,7月6日颁布,自1980年1月1日起生效;1997年3月14日通过的新《刑法》的生效日期规定在《刑法》第452条,即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刑法的失效时间有两种方式:
1. 国家立法机关明确宣布某些法律失效。
2. 自然失效,即新的法律的颁布代替了同类旧法的内容,或者由于原来立法的特殊条件消失,旧法自行失效。
刑法的溯及力指的是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则称为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则称为没有溯及力。
关于溯及力的原则有:
1. 从旧原则:按照行为时的旧法处理,新法对其生效前的行为一律没有溯及力。
2. 从新原则:对于生效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新法一律具有溯及力。
3. 从新兼从轻原则:新法原则上具有溯及力,但是旧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应当按照旧法处理。
4. 从旧兼从轻原则:新法原则上不具有溯及力,但是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应按照新法处理。
我国刑法采用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中国成立以后刑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刑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刑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刑法。刑法施行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生效判决,继续有效。
再审的定义和程序,再审是对已经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进行重新审理的活动。再审可以由本院院长、最高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对于刑事案件再审是否开庭审理取决于具体情况,某些再审案件需开庭审理如第一审程序审理的案件等,而其他一些情况可以不进行开庭审理
夫妻间借款合同的效力及法律依据,指出法律承认婚内“AA制”为婚内借款合同的成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借款合同的效力与真实性需综合分析和查明,债权人需证明借款事实和款项用途。借款性质及举证责任制度方面,如借款用于家庭共同生活,应视为共同管理;如用于个人花销,
或裁或审制度以及一裁终局制度的相关内容。前者尊重当事人选择争议解决途径的权利,仲裁协议排除法院管辖权,但特定情况下法院仍有权审理案件。后者则规定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产生法律效力,不可再向法院起诉或复议,但符合法律规定的撤销情形时可申请审查核实。
中国关于封闭空间遗失物归属的法律判定。依据中国《民法通则》,遗失物采取不取得所有权主义,失主可通过程序追回。法律明确规定了拾得人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归还遗失物和获得报酬的权利。历史立法采取奖惩并重的方式处理遗失物问题。现行民事立法尚未明确规定支付报酬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