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形态 > 抢劫行为的法律性质

抢劫行为的法律性质

时间:2025-07-21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1769
【抢劫属于哪些性质的行为相关法律知识科普】抢劫罪,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影视里,或者是在新闻里看到的。在生活中接触很少,所以对其了解也少。那么,对此很多人都不知道抢劫属于哪种性质的行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抢劫行为是一种违反我国《刑法》的刑事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263条的规定,抢劫是指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看护人或者持有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迫使其立即交出财物或者立即将财物抢走的行为。

抢劫罪的刑罚

根据我国《刑法》第263条的规定,犯抢劫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以下情形之一的,将面临更严重的刑罚:⑴入户抢劫;⑵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⑶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⑷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⑸抢劫致人重伤、死亡;⑹冒充军警人员抢劫;⑺持枪抢劫;⑻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

抢劫罪的认定

抢劫罪与非罪的界限

抢劫罪是侵犯财产罪中危害性最大、性质最严重的犯罪。一般情况下,只要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夺取公私财物,就构成了抢劫罪。立法上没有对抢劫的数额和情节做出限制性规定。但根据我国《刑法》第13条的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认定为抢劫罪。例如,青少年偶尔进行恶作剧式的抢劫,行为有节制、数额极其有限,如强索少量财物、抢夺少量食品等,由于情节轻微且危害不大,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不构成抢劫罪。

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

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的界限主要取决于行为人是否非法占有了公私财物。已经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行为属于既遂,尚未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行为属于未遂。抢劫罪是一种既侵犯财产权利又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因此,无论是否抢到财物,只要在抢劫过程中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就构成了既遂犯罪。根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抢劫罪分为一般抢劫罪和结果加重犯两款,既遂与未遂的标准也有所不同。一般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的标准是是否抢到财物,而结果加重犯不存在未遂的问题。

抢劫罪的立案标准

抢劫罪是一种行为犯,刑法对构成抢劫罪并没有规定数额和情节方面的限制。只要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实施了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无论是否抢到钱财,抢到的钱财数量如何,原则上都构成抢劫罪。因此,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立案侦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抢劫行为的法律性质

    抢劫行为的法律性质、刑罚、认定抢劫罪与非罪的界限、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以及抢劫罪的立案标准。抢劫行为是违反我国《刑法》的刑事犯罪行为,犯抢劫罪的将面临有期徒刑和罚金等刑罚。认定抢劫罪需考虑行为人的非法占有目的、使用暴力等方式强行夺取公私财物。抢劫罪的既

  • 抢劫罪有未遂吗

    抢劫罪可以存在未遂情况,即犯罪行为人既未获得财物,也未造成他人轻伤以上的伤害。如果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但由于不可控制的原因未能成功,这被称为犯罪未遂。对于抢劫罪的未遂犯,可以根据情况从轻或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263条,以暴力、胁迫或其他

  • 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

    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是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的争议问题。有三种主要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以行为人是否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标准,已非法占有的为既遂,尚未非法占有的为未遂。第二种观点认为,抢劫罪是一种侵犯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犯罪,无论是否抢到财物,只要

  • 抢劫致死案件的定罪和处罚方式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如果行为人因抢劫导致他人死亡,将构成抢劫罪。对于此类罪行,行为人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可能被处以罚金或者财产

  • 解雇退休返聘人员是否需要支付补偿金?
  • 抢劫罪犯罪嫌疑人在审理期间家属可以探视吗
  • 最高检抢劫罪立案追诉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