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提存 > 何种情形下可以提存

何种情形下可以提存

时间:2025-03-05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1832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可能都比较少接触到合同提存这类的问题,所以对于这个也是不太清楚的,也不太清楚有何种情形里有权提存。手心律师网小编总结了关于这个问题的相关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1、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根据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间,债务人提出履行债务的请求,而债权人却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的情况,构成了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正当理由包括以下情况:(1)债权人受到不可抗力的影响;(2)债权人遇到难以克服的意外情况,无法受领,比如因传染病住院治疗且无代理人;(3)债务人交付的标的物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甚至与合同约定不符;(4)债务人迟延交付致使无法实现合同目的;(5)合同被解除或被确认无效等情况。如果债权人拒绝受领并提出了正当理由,债务人不能将标的物提存。但以下情况不被视为债权人拒绝受领:(1)债务人在债务履行期间未提出履行请求;(2)债务履行期限未到,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但债权人未接受履行。

2、债权人下落不明

债权人离开住所或变更住所,在合理期间多方查找仍无法找到,被称为债权人下落不明。在这种情况下,债务人无法支付债务,为了消除债权债务关系,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

3、债权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且未确定继承人或监护人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从出生到死亡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同时,民事法律行为的行为人应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是无效的。债权人死亡时无法接受履行,债权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也无法接受履行。根据宪法和民法通则的规定,债权人死亡时可以由其继承人享有债权;债权人丧失行为能力时,应由其监护人代理行使债权。然而,如果债权人的继承人和监护人尚未确定,债务就无法因履行而消除。因此,可以将标的物提存以终止合同。

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如果法律对提存问题有具体规定,应按照法律规定执行。例如,《担保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所得的价款时,应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按与抵押权人约定的方式提存。第七十条规定:如果质物有可能损坏或价值明显减少,足以危害质权人权益,质权人可以要求出质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如果出质人未提供担保,质权人可以拍卖或变卖质物,并与出质人协议将拍卖或变卖所得的价款用于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按与出质人约定的方式提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提存机关的确定

    提存机关的确定问题。国外一般由法律直接规定或法院在法定范围内指定提存机关,一般为法院或指定的银行、信托商行等。在中国,有人认为公证机关可以处理提存事务,但也有人认为人民法院应当作为提存机关,因为提存涉及法律专业性强,人民法院处理债权债务纠纷的能力更强

  • 一、提-存的原因主要有什么

    提存的原因和条件。原因包括债权人拒绝受领、债权人下落不明、债权人死亡或消失等情形。提存的条件包括提存人具有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提存之债真实合法、存在适宜提存的标的物以及提存标的与债的标的相符等。在满足这些条件和原因时,债务人可以向公证处申请提存。

  • 合同终止的情形

    合同终止的多种情形,包括债务履行、合同解除、债务抵销、债务人提存标的物、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以及其他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形。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但合同终止不影响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

  • 贸易合同中的终止条款

    贸易合同中终止条款的多种情形。包括自然终止、显失公平、欺诈行为、无法履行合同义务、自然人死亡、不可抗因素等导致的合同终止。此外,根据《民法典》和《合同法》的规定,债务履行、债务抵销、标的物提存等情况也可导致债权债务终止。合同解除后,当事人需遵循诚实信

  • 合同终止的权利义务
  • 债务人提存后的义务和程序
  • 担保提存的给付条件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