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法则 > 房产销售是否泄露公民个人信息

房产销售是否泄露公民个人信息

时间:2025-07-14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2404

违法行为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以下情况属于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提供给他人的行为,将按照上述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以其他非法手段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将按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各款的规定处罚。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惩处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的通知》也对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打击力度进行了规定。

法律的正确适用

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是一种新型犯罪,各级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从切实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角度出发,借鉴以往的成功判例,综合考虑出售、非法提供或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次数、数量、手段和牟利数额、造成的损害后果等因素,依法加大打击力度,确保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除国家机关或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单位的工作人员外,犯罪主体还包括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公民个人信息的商业、房地产业等服务业中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公民个人信息的定义

公民个人信息包括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或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信息、数据资料,如姓名、年龄、有效证件号码、婚姻状况、工作单位、学历、履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规定的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包括刑罚和情节。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的情节包括防卫过当、义愤杀人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故意杀人罪,如谋财型、复仇型、情欲型、遗弃型、迷信型和寻衅斗殴型等。

  • 徇私枉法罪的身份犯性质

    徇私枉法罪的身份犯性质,包括其构成要件、身份犯的分类及特征。徇私枉法罪的主体是特定身份的人,包括司法工作人员等。身份犯分为真正身份犯和不真正身份犯,特殊身份与犯罪行为密切相关,可以是终身具有的,也可以是一定时期或临时具有的。

  • 重大刑事责任的判决

    重大刑事责任的判决标准和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根据《刑法》,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行为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可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八类重大刑事犯罪,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抢劫等,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

  • 打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

    中国刑法关于故意伤害罪的规定。打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需根据被打者的人身损害程度确定。犯罪行为导致他人轻伤以上,将受到法律惩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残疾赔偿金等。

  • 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发布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司法解释
  • 公路破坏行为的法律认定及刑罚
  • 经济犯罪的刑期判定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