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发起人必须具备法定资格,并达到法定人数要求。发起人资格是指发起人依法取得的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格。发起人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但至少有过半数的发起人必须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要成立股份有限公司,至少需要有5个发起人。
对于国有企业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情况,发起人一般可以少于5人,但需要采取募集方式进行设立。
发起人必须认缴并向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达到公司法规定的法定最低限额。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最低限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对于特定要求的股份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可能高于1000万元,具体要求由法律和行政法规另行规定。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筹办事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股份发行是指公司在设立阶段为筹集资本而进行的出售和募集股份的行为。设立阶段的股份发行分为发起设立发行和募集设立发行两种。发起设立发行是指公司发起人认购应发行的全部股份;募集设立发行是指发起人只认购应发行股份总数的35%,其余部分可以通过向社会公开募集的方式进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划分为股份,每一股的金额相等。股份发行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的原则。对于同次发行的股份,每股的发行条件和价格应相同。
当发起人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时,必须依法取得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的批准,并公告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制作认股书。这些股份必须由依法批准设立的证券经营机构进行承销,并由银行代收并保存股款。招股说明书应包含以下内容:发起人认购的股份数量、每股的票面金额和发行价格、无记名股票的发行总数、认股人的权利和义务、本次募股的起止期限以及未募足时认股人可撤回所认购的股份的说明。这些步骤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发起人必须制定公司章程,并经过创立大会的通过。公司章程不仅是公司设立的基础,也是公司及其股东的行为准则。如果通过募集方式设立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发起人制定的公司章程必须经由由认股人组成的创立大会决议通过。
公司名称必须符合企业名称登记管理的相关规定,并标明“股份有限公司”字样。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对公司内部行使管理权,并代表公司对外。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股东大会是由股东组成的公司权力机构,负责作出公司的重大决策;董事会是执行股东大会决议的执行机构;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董事、经理和公司的活动行使监督权;经理由董事会聘任,负责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并组织实施董事会的决议。
股票的定义、功能、用途、获取途径以及内容。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代表股票持有者对股份公司部分资本的所有权,具有经济利益且可以上市流通转让。股票的获取途径包括作为发起人获得、购买原始股、购买二手股票以及通过赠与或继承获得。股票
公司设立的主要两种方式: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发起设立是由发起人自行认购公司全部或首期发行股份的方式,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而募集设立仅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可通过向社会公开或特定对象募集股份的方式设立。为了防止损害投资者利益,发起人认购的股份在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要求。发起人进行公司设立活动,需满足法定人数。公司需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并遵守股份发行和筹办事项的法律要求。同时,制定公司章程并经创立大会通过,拥有公司名称和符合要求的组织机构,以及具备公司住所也是必要条件。
我国刑法对于抽逃出资罪的规定。公司发起人或股东在公司成立后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若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将构成犯罪。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公司发起人或股东。对于此罪行有具体的罚金和刑期规定,并详细描述了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条件和股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