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企业申请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是一项自愿性的行为。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并获得认证证书,企业可以提升市场信誉度,增强竞争力。然而,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应强迫企业进行质量体系认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对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与其他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规章规定的认证行为,应当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罚。
根据该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如果已经授予认证证书的产品不符合认证时所采用的标准,但仍使用认证标志进行出厂销售,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将责令停止销售,并处以违法所得的二倍以下罚款。
如果产品未经认证或认证不合格却使用认证标志进行出厂销售,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将责令停止销售,并处以违法所得的三倍以下罚款。此外,对该违法单位负责人还可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如果转让认证标志,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将处以违法所得的三倍以下罚款,并对该违法单位负责人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根据该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如果出现以下情形之一,颁发认证证书的认证委员会将撤销认证证书:
另外,《产品质量法》第五条还明确禁止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和其他质量标志,禁止伪造产品的产地,以及伪造或冒用他人的厂名和厂址。此外,禁止在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企业申请产品质量体系认证的自愿性质及相关法律规定。企业可自愿进行质量体系认证以提升市场信誉度和竞争力,但不得被强迫。违反认证规定的企业将受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包括责令停止销售、罚款等。认证证书在特定情形下会被撤销。同时,禁止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
产品质量的定义和特性。产品不仅包括实物产品,还包括服务、软件和流程性材料等。质量不仅仅是产品的固有特性,也包括过程与体系的质量。质量特性涉及物质、操作运行、时间和外观等方面。此外,产品质量标准需符合ISO8402-1994标准,包括真实性、准确性、完
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的区别。两者在认证对象、证明方式以及目的和作用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依据主要是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ISO 9000系列标准,同时还可能包括国家、地区或行业的特定标准和要求。
不是必须的,企业自愿决定是否申请产品质量认证。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规章规定不经认证不得销售、进口和使用的产品,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办理。(三)生产企业的质量体系符合国家质量管理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