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参加人 > 自诉案件的范围和特点

自诉案件的范围和特点

时间:2025-06-07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2991
自诉案件的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自诉请求时应具备如下条件:

案件的范围

自诉案件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被害人在提供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或财产权利的轻微刑事行为后,要求依法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但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

起诉人

起诉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具有自诉权或代自诉人起诉权的人,通常是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

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审判管辖规定,自诉案件应由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要件

自诉案件的起诉必须具备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能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据。

刑事自诉状的内容

自诉人应提交内容明确的刑事自诉状,包括当事人的个人信息、指控被告人的犯罪事实、诉讼请求和具体理由,以及证人的信息和证据来源。

如果自诉人无法书写自诉状,可以委托律师代理或口头告知人民法院,并制作笔录由自诉人签名。提交控告状后,经人民法院审查,根据情况作出处理或裁定,如犯罪事实清楚且有足够证据,应当开庭审判;如缺乏证据,自诉人无法提供补充证据的,应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裁定驳回。

自诉案件审理中的特点

调解、自行和解和撤回自诉

自诉案件的当事人可以通过调解、自行和解或撤回自诉来解决纠纷。

人民法院主持调解

在自愿和合法的前提下,人民法院可以主持调解,当事人可以就非刑事处罚的内容达成协议并结束诉讼。达成协议后,人民法院应制作刑事调解书,由相关人员及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经送达即生效。

自行和解

自诉人和被告人在互相谅解的基础上,可以自行和解解决纠纷。自行和解必须在人民法院宣告判决前提出,并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保障社会公益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和解无效。

撤回自诉

自诉人在起诉后,基于某种原因,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回自诉。人民法院经审查后,根据法律决定是否准许撤诉。

被告人的反诉权

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可以对自诉人提起反诉。反诉是指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控告自诉人犯有与本案有关联的犯罪行为,并要求人民法院一并审理的诉讼。反诉必须在人民法院宣告判决前提出。即使原自诉人撤回自诉,反诉案件仍然会继续审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自诉案件和公诉案件的提起条件和处理方式

    自诉案件和公诉案件的提起条件和处理方式。自诉案件需被害人提供证据,法院认为证据不足可劝撤或驳回。轻微刑事案件可自诉或公诉,如被害人直接起诉至法院证据不足,可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转入公诉程序。公安机关侦查结束后应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 公转自案件的和解程序

    公诉案件转为自诉案件的和解程序。当事人有权进行和解并签订协议书。自诉案件包括被害人报案、提供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等。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但某些案件不适用调解程序。审理期限根据被告人是否羁押有所不同,未羁押的应在六个月内宣判。

  • 种类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的类型和自诉担当的不同原因。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台湾地区的自诉担当原因主要关乎自诉人自身或与自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解释,包括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犯罪地的确定、回避制度、辩护与代理的规定。被害人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结果发生地以及计算机网络犯罪地。审判人员有特定情形时应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 人民检察院对刑事和解的审查内容
  • 公诉转自诉的限制条件
  • 刑事自诉条件的要求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