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真正连带债务是指数个债务人分别与债权人形成独立的法律关系,为填补债权人的同一利益内容而承担各自的给付义务。与连带债务相比,不真正连带债务有以下几个不同之处:
连带债务只有在法律明文规定或当事人有明确约定时才产生,而不真正连带债务不需要法律明文规定或债务人之间的约定,只要符合不真正连带债务的特征即可成立。
连带债务通常基于共同的产生原因,债务人主观上具有连带关系;而不真正连带债务产生的原因往往是不同的,债务人主观上不具有连带关系。
连带债务给付的内容和数额都是相同的;而不真正连带债务人填补债权人利益的内容相同,但数额往往不同。
连带债务人内部按份债务,其中一方履行超过其份额部分可以向其他债务人求偿;而不真正连带债务人之间不存在责任分担,但如果存在终局责任人,非终局责任人履行后可以向终局责任人追偿。
连带债务人的抗辩权效力及于其他债务人,如保证人可以行使债务人的抗辩权;而不真正连带债务人的抗辩权的效力不及于其他债务人。
对于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处理,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对于涉及不同种类的法律关系的案件,不适合合并审理。因为不同种类的法律关系对应的法律事实不同,合并审理不利于查明事实和作出判决。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纠纷案件不适用中止诉讼的情形。因为中止诉讼的情况主要适用于追偿之诉,而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债权人丧失请求权的条件是其利益已经得到全部填补,而另一案的审理结果并不能成为该案审理的依据。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债权人对不同债务人具有独立的请求权,可以分别进行求偿并作出判决。债权人可以选择同时起诉,或只起诉其中一个债务人,或分别起诉不同的债务人。这也是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法律特征在诉讼程序上的体现。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解决方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债权人可以分别向不同的债务人主张债务,各个债务人有可能同时履行债务,债权人此时双重受偿是正常的。债权人应将多余的部分返还债务人,否则债务人可以依据不当得利要求返还。
如果债权人执行了终局责任人的财产并且利益得到满足,其他债务人可以提出异议。如果债权人执行了非终局责任人的财产并且利益得到满足,非终局责任人可以依法追偿。
在司法实践中已经有按照不真正连带债务解决的案例,例如**公司先起诉承运人未结案又起诉保险公司的案件,法院受理并调解结案表明**公司在这两个法律关系中的诉权是独立的,可以依法同时行使。
总之,不真正连带债务与连带债务在法律特点上有所区别,对于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处理可以采取合并审理、中止一案的审理或分别受理等方式。债权人对不真正连带债务人的诉讼请求权是独立的,债权人可以选择同时起诉或分别起诉不同的债务人。在解决不真正连带债务纠纷时,债权人可能双重受偿,但并不意味着原告可以获得额外的利益,而非终局责任人可以依法追偿不当得利部分。
企业贷款中股东的责任。企业贷款时,财产需承担债务责任,股东若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则要对债务负责。公司应以其全部财产承担债务,股东责任限于认缴的出资额或股份。同时,企业贷款需符合国家政策、行业政策及银行规定,包括良好的信誉记录、合规的注册和资质等条件。
原告张某与被告李某、王某之间的债务纠纷。原告张某借款给李某,后李某失踪,其母王某承诺两年内还清债务。关于王某是否应承担还款责任存在分歧。第一种观点认为不构成债务转移和保证担保关系,不应让王某承担民事责任。而第二种观点认为形成了并存的债务承担法律关系,
公司破产股东的责任。文中提到,股东如果存在虚假或抽逃出资等不当行为,需承担对公司债务的连带责任。股东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不得滥用权利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债权人的利益。发起人也需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缴足出资,如果非货币财产出资不足,发起人需承
民间借贷中多个连带共同保证人的责任认定问题。在担保法规定下,多个当事人对同一债务提供连带保证时需共同承担担保责任。文中提到了保证合同的约定、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不可撤销保证的性质以及保证人的连带共同担保责任。各担保人需按约承担连带共同担保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