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获得假释,具体条件如下: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执行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以上。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
特殊情况下,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犯罪分子必须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确有悔改的态度。
犯罪分子不能存在再犯罪的危险。
对于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在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犯罪分子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事立法对数罪并罚也有明文规定,具体如下:
在审判实践中,常常适用综合数罪,酌情定刑的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采用吸收、限制加重和合并的原则。
当数罪中有一罪应判死刑或无期徒刑时,适用吸收原则,排除其他轻刑。
对于判处其他刑罚的情况,适用限制加重原则,即在总和刑期以下、数罪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
同时规定了数罪并罚不得超越的最高期限,如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5年。
对于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情况,附加刑仍须执行,即适用合并原则。
数罪并罚的定义、原则及计算方法。数罪并罚指的是一个人多次犯罪,审判机关根据刑法规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合并处罚。数罪并罚的原则包括吸收原则、限制加重原则和并科原则。文章还介绍了数罪并罚的三种情况和具体的计算方法。
犯罪分子数罪并罚的判决原则。对于数罪中的每一种犯罪,法院会分别判决,若其中有死刑或无期徒刑,则执行相应刑罚。有期徒刑、管制和拘役的刑期有上限。量刑时,法院会先对每种犯罪分别量刑,再将各罪刑罚相加得到总和刑期,并在数罪中的最高刑期和总和刑期之间决定执行
数罪并罚的具体情形,包括组织、领导和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实施刑法第140~148条的犯罪,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出售、运输假币等行为。对于多种犯罪行为,根据数罪并罚的规定进行处罚。同时,也探讨了一次走私活动中既走私毒品又走私其他货物、择一重罚的具
有期徒刑数罪并罚的假释条件,包括刑期限制、悔改表现、再犯罪风险以及特殊情况等。同时,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事立法对数罪并罚的规定,包括综合数罪、酌情定刑的吸收原则、限制加重原则和合并原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