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相关 > 公务员法 >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回避规定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回避规定

时间:2025-06-20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3717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回避带来的意义是怎么样的呢,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应该回避的亲属关系包括哪些呢,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回避应该按照什么原则进行呢,如果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不回避的话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呢。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申请回避”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条 健全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促进国家行政机关的廉政建设

为了健全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促进国家行政机关的廉政建设,消除亲属聚集所带来的危害,保证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公正廉洁,依法执行公务,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应回避的亲属关系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应回避的亲属关系包括:

  1. 夫妻关系
  2. 直系血亲(包括拟制血亲)关系
  3.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其配偶关系
  4. 近姻亲关系(即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儿女的配偶及儿女配偶的父母)

第三条 亲属关系影响职务安排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凡有本规定第二条所列亲属关系的,不得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行政首长的职务或有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从事人事、监察、审计、财务工作的单位中任职。

第四条 职务回避原则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回避按以下原则进行:

  • 职务级别不同的,由职务较低的一方回避,个别因工作特殊需要的,经人事部门批准,也可由职务较高的一方回避
  • 职务级别相同的,由人事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和当事人的情况决定其中一方回避

第五条 申报亲属情况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录用、晋升、调配过程中有义务如实向主管的干部或人事部门申报应回避的亲属情况;各级干部、人事部门在人员录用、晋升、调配过程中应对当事人进行严格的审查;对因联姻等新形成的亲属关系,也应进行经常性检查,确定有无需要回避的情况,并及时作出处理。

第六条 自行申请回避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办理人员的录用、考核、奖惩、任免、晋升、调配、出国审批、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及监察、审计等公务活动中,凡涉及到本人或与本人有本规定第二条所列亲属关系的,应自行申请回避,不得参加有关调查、讨论、审核、决定,也不得以任何形式施加影响。

第七条 违规行为处理

应回避的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如拒不服从合理安排,经批评教育无效的,除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予以纠正外,有关部门还应给予其必要的行政处分。

第八条 特殊岗位的豁免

在特殊部门和特殊岗位任职的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经同级政府人事部门批准,可暂不实行回避。

第九条 监督检查

各级政府人事部门应对本规定执行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犯本规定的,应及时采取行政措施加以纠正。

第十条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各级政府工作部门及其直属事业单位。

第十一条 生效日期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回避规定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回避规定,旨在健全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促进国家行政机关廉政建设。规定包括应回避的亲属关系、职务回避原则、申报亲属情况的义务、自行申请回避的要求、违规行为处理以及特殊岗位的豁免等内容,并明确了适用范围和生效日期。

  • 什么是行政回避

    偏见,偏于一方面的见解。对于有偏见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来说,全面、客观地懂得案件真实情况对于他来说已并不重要,他对案件的处理在心坎早已有了结论,法律程序作为形成行政决定的过程变成了“过场”。在联邦贸易委员会主持的程序中,水泥协会认为联邦贸易委员会对此案

  • 行政回避领域有哪些

    回避领域是指与哪些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有利害关系的人作为案件当事人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回避。如处理本案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该代理人之有亲属关系,实际与无异于与当事人的亲属关系,在此种情况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回避,可能会导致案件处理不公。除上述情况外

  • 公务员回避关系是怎样的

    ②直系血亲关系,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国家公务员的回避制度是为了保证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保持清正廉洁,防止因亲属关系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制度,主要包括任职回避、公务回避。任职回避的程序是首先按照回避制度的有关

  • 我国公务员回避的特点
  • 公务员回避含义
  • 工伤鉴定赔偿标准及相关法律解读
行政相关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