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同居 > 同居生子可以认定为事实婚姻吗

同居生子可以认定为事实婚姻吗

时间:2024-11-11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406

同居生子是否构成事实婚姻

案情

2014年7月,原告黄某以与被告徐某形成事实婚姻为由,起诉要求与被告解除婚姻关系,夫妻共同财产依法分割。

审理

原告黄某诉称,我与被告徐某系姨兄妹关系,1984年9月,双方举行结婚仪式。后于1986年12月生于一子,黄某某。婚后感情尚可,2012年起双方因家庭经济问题发生矛盾,2013年2月起原告遂离开家,现原告认为与被告夫妻感情已完全破裂。无和好可能,故原告具状要求与被告离婚,夫妻财产依法分割。被告徐某辩称,与原告感情尚好,不同意与被告离婚。经审理查明,原告与被告徐某系姨兄妹关系。经家人撮合,1984年9月,举行结婚仪式。后分别于1986年12月生于一子,黄某某,现已成年。后原告黄某已与被告徐某形成事实婚姻,现感情破裂为由,起诉要求与被告离婚,共同财产依法分割。

分歧

原告黄某与被告徐某系姨兄妹关系,其之间在1994年2月1日前举行结婚仪式,后同居共同生活,原告黄某与被告徐某之间形成的关系如何认定?

第一种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第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一)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二)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黄某与徐某在1984年9月举行结婚仪式,后同居共同生活,其之间虽未领取结婚登记证书,但考虑黄某与徐某之间所生子女现年26周岁,应当认定为原告黄某与被告徐某之间形成事实婚姻,考虑到原告黄某与被告徐某系亲姨兄妹关系,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应当是婚姻法禁止结婚的类型。其之间形成的事实婚姻违法了婚姻法效力性禁止性规定,原、被告当事人及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婚姻无效。

第二种意见

婚姻法第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一)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二)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自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实施前,未办结婚登记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条件的,应当认定为事实婚姻。本案中,原告黄某与被告徐某在1984年9月举行结婚仪式后同居共同生活,但原告黄某与被告徐某系亲姨兄妹关系,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应当是婚姻法禁止结婚的类型。故原告黄某与被告徐某因不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导致并未形成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而仅仅是形成了同居关系。

评析

笔者倾向于第二种意见。形成事实婚姻应当以符合结婚实质条件为要件,事实婚姻与登记结婚的婚姻仅仅缺少登记要件。在1994年2月1日举行结婚仪式并同居生活的形成,在认定为事实婚姻时,仍需考量其是否符合结婚的实质性要件,如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其之间形成的关系仅能认定为同居关系。结合本案,原告黄某与被告徐某之间的姨兄妹关系,原告黄某与被告徐某之间因违法婚姻法第七条规定,而导致并未形成合法有效的夫妻关系,故对其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仅能认定为同居关系,其之间因子女抚养、共同财产分割问题应当按照同居关系形成的子女抚养、共同财产分割问题进行处理。综上,原告黄某起诉要求解除与被告徐某之间的婚姻关系,本院不予支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女方已婚男方未婚同居是否构成重婚罪

    女方已婚男方未婚同居是否构成重婚罪的问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这种行为属于重婚行为,触犯刑法。已登记结婚的一方与第三人形成事实婚姻关系,或者事实婚姻关系的一方与第三人登记结婚,前一个婚姻关系的一方可以要求追究重婚罪。同时,未婚同居关系的解除可自行进行,

  • 财产分配问题与非法同居关系

    非婚同居期间的财产分配问题。由于非婚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双方在非婚同居期间购买的财产分配变得复杂。为此,作者提出了四点建议:缔约约定、保存证据、纪录共同出资和馈赠物品的处理。文章强调保持财产独立性和避免感情冲动的重要性,并提醒读者非婚同居始终无法与

  • 事实婚姻是否具备继承财产的权利

    事实婚姻是否具备继承财产的权利。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事实婚姻关系中的配偶有权继承遗产,但当事人可明确放弃继承权。文章还阐述了事实婚姻产生的原因,包括传统习俗影响、婚姻登记不方便、登记制度不健全、搭车收费和法制宣传不够等因素。

  • 事实婚姻离婚,共同财产如何处理

    事实婚姻离婚时共同财产的处理方法,包括实物分割、价金分割和价格补偿等方式。处理原则包括照顾妇女和未成年子女、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原则、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以及尊重当事人意愿、财产约定优先于法定的原则。

  • 关于同居期间子女基本情况的证据
  • 同居情形下房产归属的法律处理方法
  • 前妻的孩子有遗产继承权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