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贪污贿赂罪 > 干部受贿款早退是否构成受贿行为的判定问题

干部受贿款早退是否构成受贿行为的判定问题

时间:2025-05-30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4637
在现实生活中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受贿的行为是比较多的,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受贿的,构成犯罪的情况下,按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而退还受贿财物是决定是否构成犯罪的条件之一,那么干部受贿款早退算不算是受贿?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法律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下发的《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及时退还或上交的行为并不构成受贿罪。然而,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在受贿后为掩饰犯罪而退还或上交财物,这并不影响对其受贿罪的认定。

二、认定受贿故意的因素

对于收受财物后上交的行为人是否具有受贿故意,可以综合以下三个方面因素进行认定:1、真实意思表示:要考察行为人是否真实地拒绝接受财物。即使行为人收受了财物,但如果可以证明其在接受时表示了拒绝,那么可以认定其没有受贿故意。2、实际行动:要观察行为人是否采取了持续不断的实际行动来拒绝接受财物并退还。如果行为人在收受财物后立即采取行动将财物退还,这表明其没有受贿故意。3、客观合理事由:要查看是否存在行为人无法退还财物的客观合理事由。如果行为人因客观原因无法退还财物,例如财物已被毁坏或丢失,那么可以认定其没有受贿故意。

三、判定方法

对于行为人是否具备上述三个方面条件,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供述、请托人、行为人家属或亲友的证人证言,以及其他相关证据进行判定。只有在充分考虑和评估这些因素后,才能准确判断行为人是否构成受贿罪。

综上所述,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相关规定,对于干部收受财物后及时退还或上交的行为,不构成受贿罪。但如果行为人在受贿后为掩饰犯罪而退还或上交财物,仍然可以认定其受贿罪。判定行为人是否具备受贿故意需要综合考虑其真实意思表示、实际行动和是否存在无法退还的客观合理事由。在具体判定时,应综合各种证据进行评估。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