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罪是一种数额犯罪,只有当行贿数额较大时才构成犯罪。因此,未成功行贿的情况一般不应被视为犯罪。然而,如果行贿未遂也被认定为犯罪,可以依照已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行为。在经济交往中,如果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数额较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以各种名义给予国家工作人员回扣、手续费,也应视为行贿罪。而如果被勒索给国家工作人员财物,但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就不构成行贿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施犯罪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成功,被视为犯罪未遂。对于犯罪未遂者,可以参照已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的数额达到三万元以上,或者向多人行贿的数额达到一万元以上,才会被追究行贿罪的刑事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的数额达到三万元以上,应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追究行贿罪的刑事责任。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但不满三万元,并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也应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追究行贿罪的刑事责任:
(一) 向三人以上行贿;
(二) 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
(三) 通过行贿谋取职务提拔、调整;
(四) 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同时实施非法活动;
(五) 向司法工作人员行贿,影响司法公正;
(六) 造成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但不满一百万元。
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条规定,犯行贿罪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情节严重,或导致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可并处没收财产。
行贿人在被起诉前自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减轻或免除处罚。
不同数额的贪污或受贿行为的量刑标准。根据贪污或受贿数额的大小,文章详细阐述了不同数额下的刑罚规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和没收财产等处罚方式。同时,文章还列出了认定“其他较重情节”、“其他严重情节”和“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具体情形,以便对贪污或受贿
斡旋受贿的定义、特征以及与介绍贿赂的区别。斡旋受贿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自身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或收受财物。其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8条。对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其相关人员的斡旋受贿行为
公务员受贿行为的法律后果。公务员受贿能否保住工作取决于是否受到刑事处罚,若受到刑罚则会被开除。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违反廉政纪律的公务员将被给予不同程度的处分,情节严重者将被开除。
举报受贿时是否需要提供证据的问题。举报人需提供相关证据,如书面文件、录音、视频、照片等,以确保举报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若无法提供证据,受案机关可能不立案。同时,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部门在受理案件时也会审查案卷材料的内容,确保案件符合法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