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认证 > 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法律规定及认证机构职责

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法律规定及认证机构职责

时间:2025-03-10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5331
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依据,即指认证机构开展质量体系认证所采用的标准。产品质量法规定,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应当“根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了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际标准,为开展国际间的质量体系认证提供了统一的依据。ISO9000系列标准的发布,使世界各国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概念、原则、方法和程序得以统一,它标志着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走上了程序化、规范化的新阶段。我国于1988年正式发布等效采用ISO9000系列标准的国家标准。

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法律规定

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由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认可或其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负责。认证机构包括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直接设立的认证委员会和授权其他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行业认证委员会。

认证机构的职责

认证机构作为负责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机构,承担以下主要职责:1. 制定实施认证的具体规则和程序:认证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详细的认证规则和程序,确保认证过程的透明、公正和可靠性。2. 受理认证申请:认证机构负责接收企业的认证申请,并进行初步审核,确保申请材料的完整性和合规性。3. 对申请人的质量体系进行评审:认证机构对申请人的质量体系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评审,包括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质量管理制度、过程控制和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4. 批准认证并颁发认证证书:经过评审合格的申请人将获得认证机构的批准,并颁发相应的认证证书,证明其质量体系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5. 进行事后监督:认证机构对持有认证证书的企业进行事后监督,确保其质量体系的持续符合认证标准,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和不符合项。通过以上职责的履行,认证机构能够有效推动企业质量体系的规范建设,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同时,认证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也为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