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夫妻财产 > 婚后个人财产 > 保险赔偿和债务追偿的法律规定

保险赔偿和债务追偿的法律规定

时间:2025-06-16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626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是会直接购买保险的,这种保险的有关的金额还是比较大的,大家可以直接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投保。保险离婚不分欠债不还是什么意思呢?法律如何规制?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相关问题。

根据《保险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非法干预保险人履行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也不得限制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取得保险金的权利。此外,《合同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如果债务人未履行到期债权,导致债权人受到损害,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请求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必须是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保险金的取得权和保费来源问题

根据以上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非法干预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取得保险金的权利。然而,如果保费来源存在问题,法院干预是否算作“非法干预”呢?

保险金属于个人专属财产,不能被代位追偿,这一点没有异议。但是,一旦理赔结束,保险人不能一直不办理理赔。根据相关规定,理赔申请最多可以延续五年,五年之后,视为放弃理赔权利。

“欠债不还”的前提条件

要达到“欠债不还”的效果,有两个前提条件。首先,合法资金必须单独投保。其次,被保险人和受益人不能承担连带责任。

如果没有指定身故受益人,或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去世,根据《保险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被保险人去世后,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保险人依照《继承法》的规定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作为遗产,保险金必须在偿还生前债务之后,才能被继承。

夫妻共同财产和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

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一些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包括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以及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

根据《婚姻法》第十八条的规定,有一些情况下,财产归夫妻一方所有,包括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以及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保险理赔金属于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个人所有,不属于共同财产,这是“离婚不分”的依据。通常情况下,离婚双方都是健康的,保险的价值以现金价值的形式存在,现金价值归属于投保人。因此,保费属于个人财产的保险在离婚时不需要分割,而保费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保险在离婚时需要进行分割。

保险与诉讼的法律关系

保险并不是法外之地,不是洗黑钱的集中营,也不是违法犯罪的温床。保险的本意是保障,保障不幸的人和家庭尽快脱离困境,保障长寿的人避免“人还在、钱没了”的尴尬,保障家庭财产能够按照所有人的本意顺利传承。保险让我们能够在未知的将来有一个确定的基础,让我们在梦想起航的时候有一个定心丸。

因此,既然“欠债不还、离婚不分”并不是绝对的,那么“诉讼不给”自然也就不成立。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全

    保全的概念及其相关议题。保全涉及到保险公司在契约变更等项目的售后服务工作,同时也涉及证据保全和财产保全的法律制度。证据保全旨在保护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涉及固定保管、预先调查等方面的内容。财产保全是一种预防性措施,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此外,文章还介绍了

  • 公司减少注册资本的程序及所需文件

    公司减少注册资本的程序及所需文件。首先,公司需经过股东会决议并通知债权人处理债权债务。决议生效后,需申请变更登记,提交包括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股东会决议、公告报纸、债务清偿或担保情况说明、章程修正案等相关文件。减资程序需遵守法律法规,确保注册资本不低

  • 标的物提存的原因

    《合同法》中标的物提存的原因和法律后果。债务人在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债权人下落不明、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下,可以选择将标的物提存。提存后,毁损或灭失风险由债权人承担,且提存期间产生的孽息也归

  • 税款滞纳金在破产债权中的申报问题

    税款滞纳金在破产债权中的申报问题,包括滞纳金归属、滞纳金债权确认之诉的处理以及破产案件受理后滞纳金的处理。根据相关法律和规定,滞纳金应视为普通破产债权的一部分,人民法院应依法受理税务机关就滞纳金提起的债权确认之诉,并按照相关规定处理破产案件受理后的滞

  • 担保合同中的保证期间
  • 合伙企业破产程序中,债权人的债权申报程序
  • 乙方和丙方欺骗签署的合同是否有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