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社会行为规范的基础,而法律则是保障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教授巫昌祯指出,将本应属于道德范畴的事务纳入法律规范,会削弱道德的权威性,同时也削弱了法律的基础。道德与法律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婚姻家庭关系是伦理实体,调整这一关系的法律具有明显的伦理色彩。巫昌祯指出,婚姻法所规定的义务也是道德的要求。感情是婚姻的基础,当感情已经破裂时,结束这种死亡婚姻是明智的选择,强制维持无感情婚姻则不符合道德原则。然而,如果感情破裂是一方的过失引起的,该方应当承担相应的道德和法律责任。感情破裂作为准予离婚的法定条件,对于有过错的配偶,可能需要承担行政、民事或刑事责任。这种有层次的处理体现了法律和道德的不同作用。
专家们认为,调整婚姻关系除了法律手段外,还应考虑行政和道德手段。全国人大财经委员王利明认为,婚姻法属于民事法律,而家庭关系涉及到亲情和夫妻感情等心理问题,具有难以把握和判断的特点。因此,婚姻家庭关系的调整不应仅依赖于法律的约束,而应避免过度干预。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赵地等认为,修改后的婚姻法更加符合中国的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针对婚姻家庭领域出现的复杂问题,立法时没有简单处理,而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区别对待。该交由法律处理的问题在相关条款中得到体现,而不应涉及不必要的法律约束,这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统一原则。
原告与被告之间的非婚生父女关系及其争议。原告请求法院判决被告支付抚养费、医疗费用和教育费用,并承担相关诉讼费用。被告与原告母亲存在亲密关系,导致原告出生,但自出生以来一直由母亲抚养,被告未履行抚养义务。因双方无法协商解决争议,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
患者知情权的起源、概念及具体内容,分析了患者知情权被侵犯的原因,包括法律监管的缺乏、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医生职业道德的缺失等。同时,提出了完善患者知情权法律保护的建议和对策,包括加大宣传、提高患者医疗知识和法律意识,改革医疗体制,促进医患关系融洽,
继承法中的均等原则和特殊情况下的遗产分配原则。在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应均等分得遗产,但生活有特殊困难或尽了主要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可考虑多分或少分。小王的大哥因生活困难缺乏劳动能力,应获得更多遗产份额;而小王尽主要扶养义务并共同生活,亦可获得更多份
具有扶养义务的人所拥有的权利,包括了解被抚养者的信息、向政府和社会求助、申请调整抚养费用、在财产分配上的优先权、提出反对意见并寻求法律援助、要求被抚养者遵循生活方式和道德准则以及抚养关系结束后的赔偿请求权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关于遗赠扶养协议的相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