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2020年12月31日失效的《继承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对于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遗嘱应当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在分析遗嘱的实质内容时,只要遗嘱人在处分遗产时特别安排了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今后的生活,即使没有明确指定继承遗产的份额,也不能认定遗嘱人未保留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遗产份额。
根据《继承法》第十九条的规定,遗嘱应当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给予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
根据继承法的相关规定,"特殊情况"主要指:
1. 对于生活有特殊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遗产分配时应给予照顾。只有同时满足生活有特殊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两个条件的继承人,才能在遗产分配时得到适当的照顾。生活有特殊困难是指无法维持正常生活,而不是与其他继承人相比生活质量较差。适当的照顾意味着在分割遗产时,一般以该继承人所得遗产能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为准。如果被继承人遗留的遗产特别多,继承人平均分配遗产就能保证有特殊困难的继承人的生活,就无需额外照顾。
2. 对于尽了被继承人主要赡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遗产分配时可以多分。这是继承法中"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的体现。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指的是对被继承人的生活提供了主要经济来源,或在劳务方面给予了主要扶助。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一般对被继承人的扶养义务比那些不与被继承人生活在一起的继承人更多,因此法律规定可以多分遗产。然而,如果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生活在一起却不照顾被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则不仅不能多分遗产,还可能减少份额。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是可以多分而不是必须多分,没有强制性要求。
3. 对于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却不尽扶养义务的情况,在遗产分配时应不分或少分。这里包含两个条件:首先,被继承人经济上或生活上有困难,需要继承人的扶助;其次,继承人有条件和能力却不扶养被继承人。这两个条件需要同时满足。如果被继承人不需要扶助,或者继承人没有能力和条件尽扶养义务,则不适用该规定。
4. 继承人之间经协商一致,也可以进行不均等分配。在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之间,可以均等分配遗产,也可以协商分割遗产。在达成一致意见的前提下,对被继承人的遗产也可以进行不均等分配。这是继承人自主自愿行使继承权的结果,法律不干预。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的规定,同一顺序的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一般应当均等分配。
对于生活有特殊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遗产分配时应给予照顾。
对于尽了被继承人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遗产分配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情况下,在遗产分配时应当不分或少分。
继承人经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不均等分配。
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定义和分类。主要包括被列为刑事被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等,以及在特定情况下未成年被告人的监护人、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等。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范围不仅包含共同致害人,还包括其他法律关系所产生的民事赔偿责任人。保险公司在特
转继承的适用范围和特征。转继承发生在被继承人死亡后、遗产分割前继承人死亡的情境,前提是继承人未实际取得遗产且未放弃继承权。只有法定继承人才有权直接分割遗产,转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转继承人应得的遗产份额,身份可以是直系血亲或其他法定继承人。适用转继承的
丹东市振安区法院关于一起遗产继承案件的审理结果。根据继承法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的后代直系血亲可以代位继承,小山作为阿英的子女有权代位继承张女士的遗产份额。在遗产分配中,阿楠因尽了主要的赡养义务获得大部分遗产,阿扬和阿湘也获得部分遗产,而小山所得最少。
自书遗嘱的法律效力问题。自书遗嘱是遗嘱人亲自书写的书面遗嘱,要生效必须满足实质条件和形式条件。实质条件包括立遗嘱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真实的意愿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且不得损害国家或集体的利益,以及为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