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0年12月31日失效的《继承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对于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遗嘱应当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在分析遗嘱的实质内容时,只要遗嘱人在处分遗产时特别安排了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今后的生活,即使没有明确指定继承遗产的份额,也不能认定遗嘱人未保留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遗产份额。
根据《继承法》第十九条的规定,遗嘱应当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给予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
根据继承法的相关规定,"特殊情况"主要指:
1. 对于生活有特殊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遗产分配时应给予照顾。只有同时满足生活有特殊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两个条件的继承人,才能在遗产分配时得到适当的照顾。生活有特殊困难是指无法维持正常生活,而不是与其他继承人相比生活质量较差。适当的照顾意味着在分割遗产时,一般以该继承人所得遗产能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为准。如果被继承人遗留的遗产特别多,继承人平均分配遗产就能保证有特殊困难的继承人的生活,就无需额外照顾。
2. 对于尽了被继承人主要赡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遗产分配时可以多分。这是继承法中"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的体现。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指的是对被继承人的生活提供了主要经济来源,或在劳务方面给予了主要扶助。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一般对被继承人的扶养义务比那些不与被继承人生活在一起的继承人更多,因此法律规定可以多分遗产。然而,如果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生活在一起却不照顾被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则不仅不能多分遗产,还可能减少份额。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是可以多分而不是必须多分,没有强制性要求。
3. 对于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却不尽扶养义务的情况,在遗产分配时应不分或少分。这里包含两个条件:首先,被继承人经济上或生活上有困难,需要继承人的扶助;其次,继承人有条件和能力却不扶养被继承人。这两个条件需要同时满足。如果被继承人不需要扶助,或者继承人没有能力和条件尽扶养义务,则不适用该规定。
4. 继承人之间经协商一致,也可以进行不均等分配。在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之间,可以均等分配遗产,也可以协商分割遗产。在达成一致意见的前提下,对被继承人的遗产也可以进行不均等分配。这是继承人自主自愿行使继承权的结果,法律不干预。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的规定,同一顺序的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一般应当均等分配。
对于生活有特殊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遗产分配时应给予照顾。
对于尽了被继承人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遗产分配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情况下,在遗产分配时应当不分或少分。
继承人经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不均等分配。
转继承的诉讼时效问题。转继承指继承开始后、实际接受遗产前,继承人去世时其法定继承人代替接受遗产。继承本身无时效性规定,但侵犯继承权时需及时提起诉讼,否则将失去诉讼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继承权纠纷需在知道权利被侵犯之日起特定时间内提起诉讼
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应如何按照法定继承程序处理。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按照一定顺序继承。遗产分割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继承人可协商或请求基层组织调解。继承人的遗产分割权需遵守诉讼时效规定,且未放弃继承且未进行遗产分割的继承人,可对遗产以
信用卡持卡人死亡后,其配偶是否需要承担还款责任的问题。文章指出,若持卡人有遗产,银行会向其继承人追讨欠款;若无遗产但有配偶,配偶需承担还款责任;若持卡人既无遗产又无配偶,则信用卡欠款被视为坏账。
继承权的行使条件,包括继承人在一定时间内行使其继承权的规定,遗产分割的限制以及转继承人的继承范围和身份范围。继承人需在其规定时间内行使权利,遗产只能由法定继承人直接分割,转继承人只能继承被转继承人应得的遗产份额,身份范围包括直系血亲和其他法定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