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中的股东诉讼权利
时间:2025-06-06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股东诉讼的适用条件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当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存在《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时,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样地,当监事存在《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时,前述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股东的诉讼请求
一旦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在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且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对公司利益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时,前款规定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的诉讼权
此外,当他人侵犯公司的合法权益并给公司造成损失时,根据本条第一款的规定,符合条件的股东可以根据前两款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保护公司的利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质押是否需要股东大会的批准
关于股权质押是否需要股东大会批准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如果质权人是公司股东,则不需要股东大会同意;如果是公司股东以外的人,则需要经过股东会议的通过。同时,文章还涉及股东间股权转让的规定和可质押的权利范围。
-
普通股股东的地位与债权人
普通股股东与债权人在公司法律制度中的地位与关系。普通股股东和债权人各自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在公司清算过程中,他们的权益也是独立的。债权人主要关注债务人履行义务的情况,而普通股股东则关注公司运作及资产分配。
-
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确认诉讼
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确认诉讼的相关法律依据和投资权益归属争议。根据《公司法解释三》的规定,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合同若有效,实际出资人享有投资权益。若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可主张权利。同时,隐名股东要求确认股东资格需经过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的同意。
-
什么是除斥期间
除斥期间的概念及其在民法中的应用。除斥期间指法律规定的民事权利存在的期限,若权利人在该期限内不行使权利,将导致权利的消灭。关于除斥期间在公司的应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或章程,股东可请求法院撤销。另外,
-
吊销企业能否办理股东变更
-
公司组织的人合性和资合性
-
公司法人可以诉公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