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自由是指婚姻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在婚姻事务上享有的独立自主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得强制或干涉。婚姻自由原则由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两个方面构成,它们共同构成了婚姻自由的完整含义。结婚自由是指个人有权自主选择建立婚姻关系,而离婚自由则是指个人有权解除婚姻关系的自由。结婚自由是实现婚姻自由的前提条件,而离婚自由则是结婚自由的必要补充。离婚自由使得不自由的婚姻得以解除,为缔结自由的婚姻创造条件。没有离婚自由,完全的结婚自由是不可能实现的。
包办婚姻是指父母等无视当事人意愿,强迫其结婚或离婚的行为。在一些农村地区,甚至在一些落后的社会观念中,个别的父母认为儿女是自己生的,所以婚姻应该由父母决定,他们恣意干涉子女的婚姻自由。
买卖婚姻是指以索取大量财物为目的,强迫他人结婚的一种包办婚姻行为。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刺激和落后的思想观念,在一些农村地区甚至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买卖婚姻的现象越来越多,拐卖妇女的情况也日益严重。
除了包办和买卖婚姻之外,还有其他形式的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例如,父母干涉子女婚姻、子女干涉父母再婚、干涉离婚自由、干涉复婚自由、干涉男方迁户口到女方家庭等。
借婚姻索取财物也是一种破坏婚姻自由的行为。这种婚姻基本上是自主自愿的,但一方(通常是女方)以索取财物为结婚的先决条件,有些女方的父母也从中索取一部分财物,如果不满足条件就不结婚。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行为虽然不如买卖婚姻严重,但危害程度更广泛,涉及面更广,其危害性不可忽视。它腐蚀人们的思想,破坏社会风气,给当事人的家庭和婚后生活带来了困难。大量的事实表明,某些家庭纠纷的发生和一些犯罪行为都与借婚姻索取财物有关,其危害性不容忽视。
《婚姻法》对破坏婚姻自由的行为做出了禁止性规定,但没有具体规定制裁措施。一般来说,除了拐卖妇女和买卖婚姻之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人和受害人可能都是同一个家庭的成员,因此,解决纠纷时应尽量避免破裂家庭关系。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一方面应依法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应对违法者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错误。然而,对于严重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法律也规定了相应的刑罚作为惩罚措施。根据我国《刑法》第257条的规定:“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婚姻法的法律地位与订婚的关系。旧中国时期,订婚是婚姻成立的必要程序,但新中国婚姻法不将订婚视为法定程序,仅允许婚姻当事人自行订婚,不受法律保护或干涉。其原则在于确保婚姻自由、防止包办干涉和考虑男女恋爱中的变化等。与此同时,婚姻法符合国际立法趋势。针对
根据本文内容,人民法院受理的刑事自诉案件包括轻伤害、侮辱、诽谤、暴力干涉婚姻自由、重婚、破坏现役军人婚姻、虐待、遗弃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刑
从主体上讲,达到法定婚龄的未婚男女、离婚或丧偶的男女均享有结婚自主权,复婚与再婚自由是结婚自主权的重要内容。但结婚自主权不包括重婚自主权。因此,婚姻自由权是公民一项重要的人格权。也就是说,公民的离婚自主权是受到相当限制的,在保障离婚自由的同时,防止轻
什么是婚姻自由?婚姻自由,是指婚姻当事人按照法律的规定在婚姻问题上所享有的充分自主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强制或干涉。作为婚姻自由的两个方面,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共同构成婚姻自由原则的完整含义。离婚使不自由的婚姻得以解除,为缔结自由的婚姻创造条件。没有离婚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