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军事行动罪是指非军职人员采用非法手段,阻止装备部队的军事行动,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罪的客体是装备部队的军事行动。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阻止军事行动,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本罪的主观要件是成心,即明知是军事行动而仍然决意阻止。过失不能构成本罪。
行为人采用放火、决水、爆破、投毒,损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通讯设备,侵入国防建设范畴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冲击军事机关,争夺、掠夺枪支、弹药、爆破物,杀人、损伤、绑架、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等手段来阻止军事行动时,可能触犯其他罪名。对此,应根据情况对其进行一次处罚,而不是重复处罚。
阻止军事行动罪的违法构成要件是成心阻止装备部队的军事行动,并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过失阻止装备部队的军事行动不构成违法;虽然是成心阻止装备部队的军事行动,但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也不构成违法。根据司法实践,阻止装备部队军事行动往往是少数人鼓动和欺骗一些不知情的人参与的。对于那些受欺骗参与一般活动的人员,也不能被视为违法行为。
阻止军事行动罪与阻止武士履行职务罪在违法主体和主观方面相似。主要区别在于:
以装备暴动、暴动方法阻止军事行动属于牵连犯,应根据处理牵连犯的准则,从一重处罚,即以装备暴动、暴动罪处罚。如果在阻止军事行动的过程中,策划、蛊惑、收买装备部队人员进行暴动,则应分别以阻止军事行动罪和装备暴动罪定罪处刑,并对其实施数罪并罚。
犯阻止军事行动罪的,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抵押合同的形式与内容。抵押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但书面形式并非抵押合同的成立要件,仅具有证据效力。抵押合同的内容包括被担保主债权的种类与数额、债务人履行期限等要素,并可根据具体情况约定其他相关事项,以确保合同内容清晰明确。
中国合同免责事由的适用范围及意义。合同免责事由主要包括免除未履行合同责任、合同解除和延长履行期限等方式。不可抗力事件是合同免责事由的重要因素,其出现可以推翻责任构成要件,否定债务人存在过错的推定。当事人通常在合同中订立不可抗力条款,以合理分担风险和明
违约责任中履行不能的各种情形和具体分类,包括主观与客观、自始与事后、全部与部分等不能的情形。同时,文章还讨论了拒绝履行、迟延履行和不完全履行等违约行为的具体表现和特点。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债权人违约的构成条件之一——债权人迟延的情形和构成要件。
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的法律定义与构成要件。该罪侵犯的是部队兵员管理秩序,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犯罪对象必须是逃离部队的军人,且情节严重。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如何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以及本罪与窝藏罪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