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 > 委托执行程序及相关要求

委托执行程序及相关要求

时间:2025-03-16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8588

一、受托人民法院的职责

1. 受托人民法院在接到委托函后,无权对委托执行的生效的法律文书进行实体审查。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存在错误,受托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向委托人民法院反映。

2. 受托法院应当严格按照生效法律文书的规定和委托法院的要求执行。如果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时间、期限和方式需要变更,应当征得申请执行人的同意,并将变更情况及时告知委托法院。

3. 受托法院遇到需要中止或终结执行的情形,应当及时函告委托法院,并由委托法院裁定。在此期间,执行可以暂缓,但受托法院不得自行裁定中止或终结执行。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的异议

在委托执行过程中,如果有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受托法院应当函告委托法院,并由委托法院通知驳回或作出中止执行的裁定。在此期间,执行可以暂缓。

三、执行结果的反馈

1. 受托法院在收到函件后,必须在15日内开始执行。执行完毕后,应当及时函复委托法院执行结果。如果在30日内仍未执行完毕,也应当将执行情况函告委托法院。

2. 受托法院自收到函件之日起15日内不执行的,委托法院可以请求受托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指令受托法院执行。受托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在接到委托法院的指令执行请求后,应当在5日内书面指令受托法院执行,并将这一情况及时告知委托法院。受托法院在接到上一级人民法院的书面指令后,应当立即执行,并将执行情况报告上级人民法院,并告知委托法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确认之诉涉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涉及股东资格确认等问题可能引起股权变动。程序包括当事人起诉、原告举证、提交证据清单、立案审查、缴纳费用和开庭审理等步骤。

  • 委托执行程序及相关要求

    委托执行程序及相关要求。受托法院的职责包括按照委托函执行,无权审查法律文书实体内容,遇到变更需征得申请执行人同意并告知委托法院。案外人对执行标的异议时,受托法院需函告委托法院处理。执行完毕后,受托法院应及时反馈结果。若受托法院不执行或执行不力,委托法

  • 一、一般打架斗殴不到轻伤的处理方式

    轻微打架斗殴事件的处理方式。涉及民事赔偿的轻微伤,可通过法院诉讼解决责任比例问题,双方可能都会受到行政处罚。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可调解此类纠纷,调解不成功或未履行协议则依法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提起民事诉讼。

  • 抚养权的告诉期限

    抚养权纠纷的告诉期限和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抚养权纠纷的审理实行二审终审制度,上诉案件应在规定时间内审结。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确定抚养权的离婚程序,包括不同情况下子女的抚养安排和抚养关系变更的情形。

  • 强制执行实施拍卖的主体
  • 如何计算迟延履行金
  • 选定普通合伙企业的事务执行人后的效力是什么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