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婚姻自由 > 坚持婚姻自由原则 反对包办、买卖婚姻

坚持婚姻自由原则 反对包办、买卖婚姻

时间:2024-04-05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877
导读:现实生活中,很多地区的农村包办、买卖婚姻和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行为还相当盛行。这是由封建的族权所决定的。坚持婚姻自由原则,就要反对包办、买卖婚姻,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对此新《婚姻法》第3条第一款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概念解释

1. 包办婚姻

包办婚姻,又称为包办强迫婚姻,是指父母等第三方违反婚姻自主原则,强迫他人结婚的行为。

包办婚姻属于违法行为,轻者触犯婚姻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重者触犯刑法,属于犯罪行为。受害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提起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2. 买卖婚姻

买卖婚姻是指父母等第三方以索取大量财物为目的,强迫他人结婚的行为。这种婚姻既违背结婚当事人意愿,又把妇女当作商品进行买卖。

买卖婚姻属于违法行为,触犯刑法,属于犯罪行为。我国对于将妇女当作商品买卖的人贩子作为重点打击对象,最高刑罚是死刑。

3. 借婚姻索取财物

借婚姻索取财物是指婚姻基本自主自愿,但女方将男方索取一定财物作为结婚的先决条件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女青年向男方索要较多财物,并得到其家长的支持,不满足要求就不同意结婚。将婚姻建立在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基础上,是滥用结婚自由权利的一种表现。我们应加强宣传教育,禁止这种违法行为。

4. 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是指包办、买卖婚姻以外的违反婚姻自由的行为。

例如,干涉寡妇再婚、干涉非近亲的同姓男女结婚、干涉离婚自由等。对于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人和拐卖妇女的人贩子,法律严加惩办。

根据《刑法》第257条规定,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处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以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240条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以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以死刑,并没收财产。

坚持婚姻自由,反对包办、买卖婚姻,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在坚持婚姻自由的原则下,我们要反对包办、买卖婚姻,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并注意与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合法行为划清界限。

1. 划清包办婚姻与父母、他人介绍、经过本人同意结婚的界限

包办婚姻违反婚姻自由原则,是一种违法行为;而父母、他人介绍的婚姻,虽然是经由他人介绍相识、了解后结婚的,但当事人结婚是经过本人同意的,是符合婚姻自由的合法行为。

2. 划清借婚姻索取财物与男女双方自愿赠送财物的界限

借婚姻索取财物是指婚姻基本自主自愿,但女方将男方索取一定财物作为结婚的先决条件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女青年向男方索要较多财物,并得到其家长的支持,不满足要求就不同意结婚。将婚姻建立在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基础上,是滥用结婚自由权利的一种表现。我们应加强宣传教育,禁止这种违法行为。

然而,结婚时双方互赠生活用品或财物,或男方向女方家长赠送财物,都属于正常行为,不能视为婚姻索取财物的区别。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新婚姻法的具体内容

    新婚姻法的具体内容,包括总则、结婚、家庭关系等方面的规定。新婚姻法以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为原则,并强调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对于结婚年龄、结婚程序、无效婚姻的认定以及夫妻财产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

  • 澳门居民在内地结婚所需手续

    澳门居民在内地结婚的流程与规定。需遵守中国法律,提交相关证件和证明,询问结婚意愿并填写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宣读声明书后,登记员审查材料并颁发结婚证。此外,结婚登记的意义和作用在于国家对婚姻关系的监督和管理,保障婚姻自由和一夫一妻原则等。登记机关为各级

  • 民事起诉状

    一起交通事故赔偿的民事起诉状。原告因交通事故受伤,支付了医疗费等费用,生活困难,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被告支付相关费用总计X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原告提供了相关证据和诉状副本。

  • 婚姻自由权的法律保护

    婚姻自由权的法律保护,阐述了我国宪法、民法和婚姻法中对婚姻自由的规定。从国家层面构建了完善的保护体系,确保公民自主自愿决定婚姻问题,不受任何强迫、限制或干涉。

  • 婚姻自由的法律意义
  • 结婚登记的法律要求和程序
  • 婚姻法对订婚的法律地位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