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物权具有物权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其支配性。支配性不仅表现在对担保财产的占有和处分上,还体现在对担保财产交换价值的支配和对担保财产处分行为的控制。担保物权人对担保财产的交换价值具有支配性,他可以在没有义务人配合的情况下,通过拍卖或变卖担保财产。此外,未经担保物权人同意,担保人不能擅自处分担保财产。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情况除外。可以看出,担保财产仍然受到担保物权人的控制,这体现了担保物权作为一种物权的重要特点。此外,将担保物权视为物权对待,是对其功能和作用的认可,也是对债权保护的加强。
担保物权虽然依附于主债权,但从功能上来看,它又是独立于主债权的。其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担保物权具有优先受偿性,即在偿还债务时优先于一般债权或其他权利受偿。这正是物权对债权的优先效力。
理论必须为实践服务,不能脱离现实。国内的民法学说通识和司法实践都认可了担保物权作为一种物权。如果立法不承认这一点,而是另起炉灶,推翻大多数人的共识,将会浪费立法资源,降低立法效率,对于物权法的普法和执法都是不利的。
从国外的立法例来看,确实有一些国家没有将担保物权放在物权编中,例如法国将担保物权放在保护权利的各种方法中。但需要注意的是,法国民法典立法时,并没有严格区分物权和债权。而其他国家的民法典立法基本上都将担保物权放在物权编中。
担保合同的定义与作用,涉及反担保中的第三方担保人身份和资产抵押问题。担保合同是确保债权人利益的有效手段,其效力认定要考虑主合同是否有效及担保合同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是否合法妥当。第三方反担保人并不限于借款人自己,任何具备担保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反担保人。
破产企业对外担保的会计处理规定和未申报债权的破产企业债务的会计处理规定。对于对外担保,债权人可以向清算组申报债权,清算组应将担保债务补计入账。对于未申报债权,虽然债权人需在规定时间内申报,但存在特殊情况可申报债权。未申报债权的负债金额具有不确定性,不
连带保证合同权利主张的方式,指出债权人可以向债务人和保证人主张权利。担保人履行担保责任有时间限制,债权人需在合同约定的担保期间或法定的六个月内要求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否则将失去法律保护。同时,根据不同担保合同条款,担保责任的期限和条件也有所不同。
连带共同保证的法律解释,即当有两个以上保证人为同一债务提供保证且未约定保证份额时,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在主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要求任一保证人承担全部责任。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无法追偿部分应按内部约定比例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