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件工资制度是指根据完成的工作数量按照计件单价支付劳动者的报酬。计件工资制度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根据劳动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将工资直接支付给个人。
根据工会任务包干方法,将工资支付给个人。
根据营业额或利润提成办法,将工资支付给个人。
根据我国现行的标准工时制度,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按照标准工时制度计发工资的,采用计时工资制度。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标准工时以外工作,应当支付加班工资。
对于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的企业,劳动者如果延长工作时间,该如何计算工资呢?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根据这条规定,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的企业,劳动者的劳动定额和工资报酬应当根据标准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即计件工资是以标准工资制度为基础进行计算。
根据1994年劳动部印发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基本定额任务后,如果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应当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价单价的150%支付工资。
综上所述,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的单位,如果安排劳动者在标准工时以外延长工作时间(非劳动者自愿延长),超过标准工时制度的延长工作时间,应当根据规定调整计件工资单价,以体现延时工作的加班工资。
公司被收购后员工的补偿权益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被收购后员工的劳动合同不受影响,不需要支付补偿。但如果涉及裁员,员工有权要求经济赔偿金,赔偿标准按工作年限计算。若新公司要求重新计算工龄并终止劳动合同,员工可要求相应经济补偿。整体而言,公
计件工资制度的概念及具体操作方式。该制度根据完成的工作数量支付报酬,包括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等多种形式。对于是否包含加班费,文章指出,按照标准工时制度计发工资的通常采用计时工资制度。对于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的企业,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计算需根据
关于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文章详细解释了劳动报酬的定义、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数额较大的界定、政府责令支付后仍不支付的情形、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以及情节轻微的处理。文章旨在为相关司法实践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导。
劳动者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如果被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应按照《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原则支付加班费。根据规定,按照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分别支付加班费。计算方法一是根据工资标准和加班时间计算,计算方法二是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