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公司欺诈手段及对策
 时间:2025-09-10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吃差价”是房产中介常用的交易手段。那么,除了“吃差价”外,还有哪些陷阱需要我们注意呢?
中介公司的欺诈手段
中介公司在进行房地产交易过程中,除了通过吃差价获利外,还存在以下几种欺诈手段:
- 中介公司在买卖房屋后,收取购房款后不再积极办理相关手续。
- 中介公司违规收取中介费,要求购房者在看房之前先交付看房费。
- 中介公司收取购房款后立即携款潜逃。
- 中介公司进行房源欺诈,隐瞒房屋真实情况或提供虚假房源。
- 中介公司虚夸房屋面积,夸大房屋面积数平方米甚至十多平方米。
- 中介公司转卖买主或卖主,成为“二道贩子”。中介公司内部卖房源给其他代理商,通过联合起来赚取看房费和中介费。
- 中介公司与卖家串通,欺骗购房者支付定金。中介公司与卖家合谋,热情地引导购房者看房验房,一旦购房者有意支付定金后,卖家突然反悔,称房屋不卖,而中介公司不退还购房者支付的定金,并与卖家私分。
购房者应对策略
作为购房者,应当采取以下策略与售房者及中介公司进行“较量”:
与中介公司斗
- 购房者应至少在白天和晚上各看房一次,以充分了解房屋的真实情况。白天可以清楚地观察房屋的外观和采光情况,晚上则可以考察周边是否有噪音和小区的入住率等情况。
- 购房者应巧妙地讲价,以获得更好的交易条件。在购买二手房时,可以与中介公司就中介佣金进行砍价,并且分阶段支付中介佣金,以确保在后续工作中获得优质的中介服务。
- 购房者可以自己办理按揭手续,以节省数千元。尽管委托中介公司办理按揭手续省心,但购房者可以考虑自己前往银行办理按揭手续,按照银行的要求和指引进行操作。
与卖方斗
- 购房者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中介和卖方的言辞蒙蔽。当购房者看房时,中介和卖方常常会声称该房源非常抢手,但购房者应问自己,为什么这套房子如此抢手。
- 购房者在支付定金时应选择资金托管,以确保资金安全。购房者应弄清定金、订金和诚意金的区别,并确保与业主签订关于定金的合同。如果可能,最好选择第三方机构进行资金托管。
- 购房者应学会深藏不露,不要让中介和卖方知道自己对房屋的喜爱程度。一旦中介和卖方知道购房者的喜好,中介会施加压力,卖方则会坚持不降价,从而使购房者在后续的讲价环节处于被动。
- 购房者在签约时应仔细研究合同条款。如果有法律知识的朋友或律师,最好在签约时带上他们,以避免风险并获得更好的保护。
 
 延伸阅读
 
  
  
    
   -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通过合同进行欺诈七种形式 通过合同进行欺诈的七种形式。其中包括“人去楼空”骗术、蒙搞文字游戏、换围绕“换”耍“金蝉脱壳”、假戏真做玩“空头支票”、虚假中介骗人、设置市场陷阱以及炒社会上虚假事实进行欺诈等手段。文章提醒广大企业需要加强法律意识和用法能力,有关部门也需要加强执法力 
- 
 	   一、售楼人欺诈行为的退房权 售楼人欺诈行为的退房权以及售楼部置业顾问的法律责任。文中介绍了民事欺诈行为的定义,并阐述了售楼部置业顾问不应承担口头宣传和承诺的法律责任。文章还提到了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的法律解释以及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 
- 
 	   中介公司欺诈手段及对策 中介公司在房地产交易中的欺诈手段及购房者应对策略。中介公司存在吃差价、隐瞒房屋真实情况、虚夸房屋面积、携款潜逃等欺诈行为。购房者应该充分了解和应对,包括多次看房、讲价、自己办理按揭手续、保持清醒头脑、选择资金托管、学会深藏不露以及仔细研究合同条款等。 
- 
 	   网贷中介是否属于电信诈骗的判定 网贷中介是否属于电信诈骗的问题。文章从法律角度出发,对电信诈骗的定义以及诈骗罪的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如果网贷中介使用欺诈手段骗取他人财物,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可以认定其涉嫌电信诈骗。但具体判定仍需依法进行。 
- 
 	 签租房合同被坑怎么办
   
- 
 	 房屋转租如何备案
   
- 
 	 监理证被中介骗了怎么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