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一位40多岁的妇女姓曾来到西街司法所,表达了对女儿婚姻问题的担忧,并表示不解决这个问题她就不想活了。干警安慰该妇女后,她逐渐平静下来并详细叙述了事情的经过。
曾某离异后,女儿姜某一直与父亲生活。姜某因健康原因无法外出,长期在家料理家务。最近,姜某的父亲决定将她嫁给小梅镇毛断村的一位男青年,并计划在3月16日举行订婚仪式。然而,姜某与该男青年见面后坚决反对这门婚事。尽管姜某反对,但其父坚持自己说了算,并将姜某锁在家中,以防她逃走。
西街司法所干警意识到这不是一起普通的民事纠纷,而是一起非法干涉婚姻自由的案件,因此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他们先向西街派出所和街道妇联报告情况,并得到相关部门的配合。随后,他们与宫头村驻村干部一同前往姜某家中了解情况。3月13日,姜某和其父亲被召集到司法所进行调解。
在调解过程中,干警向姜某的父亲宣传《婚姻法》,讲述事实并摆出道理。他们告诉姜某的父亲,婚姻自主权是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父母可以为孩子的婚姻提供建议,但不能干涉,因为干涉婚姻会承担法律责任。经过多次劝说和教育,姜某的父亲最终表示要遵守国家法律的相关规定,不再干涉女儿的婚姻自主权,并决定取消这门亲事。调解成功使姜某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并多次表示是人民调解维护了她的合法权益。
这起案件的成功调解展示了西街司法所在保护婚姻自由方面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感。司法所将继续履行其职责,为社会公正和法治建设做出贡献。
中国女性婚姻自主权的历史变迁。在封建社会和近代前期,女性受到多种束缚和压迫。20世纪初的社会变革和思想变革挑战了女性传统角色的观念。逃婚成为女性追求婚姻自主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受过教育的女性和女工阶级。这些变化反映了女性在逐渐争取平等权利方面的进步。
《民法典》生效后的婚后房产单方证明规定。要证明房产权属于一方个人所有,需办理个人房产证并登记在名下,然后进行住房产权公证。根据《民法典》和《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可以对婚前及婚后财产进行约定,包括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以
男方在妻子哺乳期是否可以提出离婚的问题。按照《婚姻法》的规定,男方在妻子哺乳期间通常不得提出离婚,以保护妇女和儿童的权益。但也存在特殊情况,如女方有重大错误、威胁男方或婴儿安全等,男方可以提出离婚。此外,军人提出离婚需经单位批准。
出轨保证书中子女抚养权条款的效力问题(《婚姻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出轨保证书中子女抚养权条款的效力问题。在离婚后,出轨保证书中关于子女抚养权的承诺没有法律效力,但可以法院决定抚养权归属时提供参考。婚姻保证书的效力取决于签署背景、设定条件和处分权利等因素。被胁迫签署的保证书无效,涉及子女抚养权和人身权利的无效内容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