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的。
公诉机关:孟津县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吴某甲,农民。因涉嫌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犯罪,2015年1月31日被孟津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3月9日被孟津县公安局执行逮捕,同年5月8日被孟津县公安局取保候审;8月20日被孟津县人民检察院取保候审。
被告人吴某乙,农民。因涉嫌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犯罪,2015年1月31日被孟津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3月9日被孟津县公安局执行逮捕,同年5月8日被孟津县公安局取保候审;8月20日被孟津县人民检察院取保候审。
被告人吴某丙,农民。因涉嫌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犯罪,2015年1月31日被孟津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3月9日被孟津县公安局执行逮捕,同年5月8日被孟津县公安局取保候审;8月20日被孟津县人民检察院取保候审。
孟津县人民检察院以孟检诉刑诉(2015)95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吴某甲、吴某乙、吴某丙犯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孟津县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史宏章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吴某甲、吴某乙、吴某丙均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孟津县人民检察院指控:2015年1月30日19时许,孟津县公安局朝阳派出所正在办理朝阳镇徐沟村吴冬冬扰乱单位秩序一案并将吴某冬带回朝阳派出所接受调查,朝阳镇徐沟村村民吴某甲、吴某乙、吴某丙等数十人围堵在朝阳派出所门口起哄、用脚踹派出所大门,并且不听劝阻。孟津县公安局指派特巡警数十人到现场维持秩序,现场群众仍不予配合。次日凌晨4时许,朝阳派出所民警需将吴某冬送孟津县拘留所执行拘留时,遭到吴某甲、吴某乙、吴某丙等多人围堵、起哄,吴某甲将吴某冬的白色轿车堵在朝阳派出所门口,意图阻止朝阳派出所拘留吴冬冬,并且不听劝阻,致使执行拘留的人员车辆无法外出,在此期间朝阳派出所接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指令需到游王村出警,致使出警民警及车辆无法外出,严重阻碍了民警依法执行职务。
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吴某甲、吴某乙、吴某丙聚众冲击国家机关,应当以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追究其刑事责任。特提起公诉,请依法判处。
被告人吴某甲、吴某乙、吴某丙对公诉机关指控其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的基本事实不持异议,表示认罪。
经审理查明:
2015年1月30日19时许,孟津县公安局朝阳派出所在办理朝阳镇徐沟村吴某冬扰乱单位秩序一案并将吴某冬带回朝阳派出所接受调查时,朝阳镇徐沟村村民吴某甲、吴某乙、吴某丙等数十人围堵在朝阳派出所门口起哄、用脚踹派出所大门,且不听劝阻。孟津县公安局指派特巡警数十人到现场维持秩序,现场群众仍不予配合。次日凌晨4时许,朝阳派出所民警需将吴某冬送孟津县拘留所执行拘留时,遭到吴某甲、吴某乙、吴某丙等多人围堵、起哄,吴某甲将吴某冬的白色轿车堵在朝阳派出所门口,意图阻止朝阳派出所拘留吴某冬,且不听劝阻,致使执行拘留的人员车辆无法外出,在此期间朝阳派出所接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指令需到游王村出警,导致出警民警及车辆无法外出,严重阻碍了民警依法执行职务。
以上事实,有下列经庭审举证、质证且能够相互印证的证据证明:
1. 被告人吴某甲、吴某乙、吴某丙的户籍证明及现实表现证明。
2. 被告人吴某甲的供述及辩解。
3. 被告人吴某乙的供述及辩解。
4. 被告人吴某丙的供述及辩解。
5. 证人吴某丁的证言。
6. 证人赵某的证言。
7. 证人吴某戊的证言。
8. 证人姚某甲的证言。
9. 证人姚某乙的证言。
10. 证人王某甲的证言。
11. 证人刘某的证言。
12. 证人王某乙的证言。
13. 证人李某甲的证言。
14. 证人杨某的证言。
15. 证人陈某甲、闫某甲、李某乙的证言。
16. 证人闫某乙的证言。
17. 证人李某丙的证言。
18. 证人郭某的证言。
19. 证人仝小民的证言。
20. 证人皮某的证言。
21. 证人孙某、王某丙的证言。
22. 证人贾某、陈某乙、左某、谢某的证言。
23. 孟津县公安局行政处罚决定书、执行回执。
24. 孟津县公安局110案件登记表。
25.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阳市国家建设征收集体土地地上附属物补偿标准的通知》,《加快电网建设的若干意见》,孟津县国土局《关于洛北现代服务集聚区有关土地规划性质的复函》。
本院认为:
如何开具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证明,包括无违法违纪证明和无犯罪记录证明的应用。无违法违纪证明用于证明个人在居住地区没有违法违纪行为,无犯罪记录证明则适用于特定情形,如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政审、吸收新党员政审等。文章还规定了不列入证明范围的情形,如征兵政审、
刑事诉讼辩护人的资格及权利。符合律师资格条件的人员、由人民团体或单位推荐的人员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等可担任辩护人。但正在执行刑罚或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能担任。辩护人在诉讼中有权查阅相关材料、与被告人沟通,并在法庭上积极辩护,可申请新的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是否公开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宣告判决的过程必须公开进行,不论当庭还是定期宣告,判决书均需送达相关当事人、检察院、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因此,即使案件不公开审理,其宣判仍然需要公开。
犯罪记录查询的相关法律规定。一般公众无法查询有犯罪记录的个人信息,只有具备相关资格的人员才有权查询。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被封存,不能被随意查询,而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则可以被查询到。文章还解释了什么是刑事犯罪记录,包括其定义和法律对于犯罪行为的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