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代理合同纠纷 >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某分公司与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多式联运货物保险合同纠纷一案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某分公司与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多式联运货物保险合同纠纷一案

时间:2025-06-10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9703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03)桂民四终字第7号

上诉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桂林分公司

住所地:桂林市银淀路271号三楼

负责人:张文汉,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庞才友,创想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住所地:桂林市七星区金鸡路1号

法定代表人:谭永红,院长

委托代理人:肖岳峰,该院副院长

委托代理人:宋志国,该院法律顾问

上诉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桂林分公司(以下简称桂林人保公司)对北海海事法院(2002)海商初字第98号民事判决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03年2月24日立案受理,并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3年3月24日公开开庭审理本案。上诉人桂林人保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庞才友,被上诉人桂林电子工业学院的委托代理人宋志国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案件背景

本案为多式联运货物保险合同纠纷。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6条、《海商法》第269条的规定,本院对本案有管辖权,并适用《海商法》、《保险法》及相关法律审理本案实体争议。南方公司代理工业学院进口案涉货物,根据我国外贸代理制度及贸易习惯,南方公司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进行活动乃法律认可的隐名代理行为,保单记载的被保险人名为南方公司,实为其隐名委托人工业学院。工业学院作为实际买受人对保险标的享有保险利益,故南方公司以自己名义代其隐名委托人工业学院与桂林人保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合法有效。根据《合同法》第403条第1款的规定,工业学院作为实际上的被保险人无须南方公司背书转让即可以保险单合法持有人身份行使权利。

争议及判决理由

1. 关于保险利益:

桂林人保公司认为南方公司不具有保险利益,保险单无效及保险单未经背书转让,工业学院无权提起诉讼的抗辩理由不成立。南方公司出具的证明及其法定代表人陈付庭出庭作证证实桂林人保公司在承保时清楚合同(包括附件)内容,合同及其附件对保险标的品质属性、包装要求及外部标识作了明确规定,故桂林人保公司关于工业学院未告知保险标的的属性、包装要求的抗辩不成立。

2. 关于运输方式及包装方式的变更:

保险标的运输时在香港转运及从梧州陆运至桂林,虽与保险单记载的运输工具及方式有异,投保时南方公司未将转运及陆运事宜告知桂林人保公司并非违反告知义务。远洋船舶不能直达水道狭窄的梧州口岸,需在梧州换装较小船舶,作为专业保险公司的桂林人保公司应当知晓,且保险事故发生在梧州码头,与香港转运无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梧州至桂林的水运无班轮运输,枯水期不通航,被保险人在保险人未询问时无须专门告知。运输工具、运输方式、包装方式的变更并非被保险人故意不告知保险人,且未告知的事项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没有实质性影响,故桂林人保公司以南方公司未履行告知义务主张免责不能成立。

3. 关于通知义务:

根据《海商法》第236条的规定,工业学院虽然没有提供证据证明保险事故发生后立即通知了桂林人保公司,但桂林人保公司亦未能举证证明因工业学院未通知、未采取合理措施而造成损失扩大,桂林人保公司主张因此免除保险赔偿的抗辩理由不成立。

判决结果

根据《合同法》第403条、《海商法》第222条、第237条、第247条的规定,本院判决如下: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桂林分公司赔付桂林电子工业学院保险标的损失71017美元,于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清偿。案件受理费13779.50元,其他诉讼费2756元,共计16535.50元,由工业学院负担5462.50元,桂林人保公司负担11073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机动车挂靠经营的法律问题及保险解决方案

    机动车挂靠经营存在的法律问题及保险解决方案。挂靠经营存在经营风险,挂靠车辆存在交通违法行为,易引发交通事故。为解决保险纠纷,建议追加保险公司为共同被告,以实际车主为被保险人,出具一致赔偿凭证,并在保险合同中设计特别约定。保险公司应科学设计承保与理赔问

  • 保险人赔付的正当性和代位求偿权

    保险人赔付的正当性与代位求偿权之间的关系,以及船舶经营人的特征和责任。在一起运输合同纠纷中,船舶经营人与船舶所有人共同作为实际承运人,保险公司向被保险人赔付后取得代位求偿权。上海海事法院认定保险公司延长保险期限合法,且赔付行为合法且未损害第三人利益,

  • 保险合同纠纷的成因

    保险合同纠纷的成因。由于保险展业不规范,保险代理人的销售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业务员素质低、使用模糊描述诱导客户等。同时,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不成熟,过于注重展业而忽视承保和理赔环节,导致保险合同纠纷频发。理赔服务不到位,存在“错赔、烂赔、惜赔、不合理拒赔

  • 购车保险合同约定不明确的,对合同条款应如何解释?

    一起关于购车保险合同纠纷的案件。粟某购买车辆后上了全险,车辆被盗后超过三个月未能找回,尽管保险公司知晓车辆下落但因种种原因未能提车,粟某向保险公司索赔。案件焦点在于保险合同条款理解歧义时如何解释。法院最终判定保险公司应对粟某车辆的损失予以赔偿。

  • 供需合同
  •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某分公司与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多式联运货物保险合同纠纷一案
  • 采购合同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