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动车参与的交通事故中,如果机动车方投保了交强险,机动车投保方当事人可以选择自行先向对方进行赔偿,再向交强险公司申请赔偿自己,或者直接请求交强险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是非机动车方故意碰撞造成事故,机动车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交强险的赔偿限额分为有责限额和无责限额。有责和无责是指被保险人在交通事故中是否承担责任。有责指的是机动车方在事故责任中负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中的任意一种责任。无责指的是机动车一方不承担事故责任,要么非机动车方全责,要么机动车方和非机动车方都无责。
根据事故损失类型的不同,有责情况下的赔偿限额包括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和财产损失赔偿限额;无责情况下的赔偿限额也包括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和财产损失赔偿限额。
根据2008年《中国保监会关于调整交强险责任限额的公告》,有责情况下的赔偿限额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0元人民币,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0元人民币,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人民币。无责情况下的赔偿限额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元人民币,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元人民币,财产损失赔偿限额100元人民币。
保险公司在理赔时,如果机动车方无责任,则在无责限额内的相应分项限额内向对方赔付;如果机动车方有责任,则在有责限额内的相应分项限额内向对方赔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同时投保机动车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的情况下,当事人同时起诉侵权人和保险公司时,人民法院应按照以下规则确定赔偿责任:首先由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商业三者险的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进行赔偿;仍有不足的部分则由侵权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赔偿。如果被侵权人或其近亲属请求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优先赔偿精神损害,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根据交通安全法规定,交强险范围内的赔偿由保险公司承担。如果对方车主违反规定没有投保交强险,责任在车主,应由保险公司承担这一部分。如果双方都没有投保,即没有交强险的情况下,则应由双方自行解决,保险公司不予承担。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未依法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请求投保义务人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如果投保义务人和侵权人不是同一人,当事人请求投保义务人和侵权人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人民法院也应予支持。
消费者在遇到欺诈行为时的权益保障。根据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遭遇欺诈可获得双倍赔偿;购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后,可获得十倍赔偿。对于人身保险,投保者可投保多份并获得多重赔偿。受他人伤害时,投保者可获得双向赔偿。劳动者获得工伤补偿后,还可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家属不起诉的法律处理方式。涉及诉讼时效的影响和责任认定问题。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会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赔偿,超出部分按过错程度承担责任。家属不起诉超过诉讼时效将无法主张赔偿,但肇事者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共同侵权时交强险的赔偿规则。在事故中,机动车投保交强险的一方当事人可选择先行赔偿对方,或直接向保险公司申请赔偿。根据事故责任,分为有责和无责,保险公司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限额内的赔付。当双方均未投保交强险时,应自行解决。对于投保义务人和侵
机动车肇事逃逸后保险公司的处理方式。对于交强险,保险公司仅在特定情况下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追偿,不承担财产损失赔偿责任。对于商业险,事故发生后逃离现场或故意破坏证据等行为,保险公司不予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