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保险人在承保时应当要求投保人提交被保险人名单。如果保险人未要求投保人提交被保险人名单,则被视为不记名投保。在这种情况下,与投保人具有劳动关系的全部劳动者都应被认定为被保险人。
根据《保险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人身保险的受益人可以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然而,在投保人为与其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投保人身保险时,投保人不得指定被保险人以外的人为受益人,必须经过被保险人的同意。
换句话说,当企业为职工投保意外伤害险、残疾或烧伤保险时,保险金的受益人必须是职工本人。而职工身故保险金的受益人也必须经过职工本人的同意,并且不能是职工的近亲属以外的人。简而言之,职工活着时,保险金给职工本人;职工死亡时,保险金给职工的继承人。
需要明确的是,企业单位是法人,不是自然人,也不属于员工的近亲属。因此,企业单位不能被指定为保险的受益人。即使保险单上指定受益人为企业单位,这个指定也是无效的,违背保险法。因此,发生赔款时也不能将赔付款项给企业。
投保人是购买保险的人,他/她支付保险费用。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可以是同一个人,投保人和受益人也可以是同一个人,也就是自己给自己购买保险。
被保险人是受到保护的人,而受益人是在被保险人身故时获得保险金的人。这只有在被保险人身故时才会发生。
当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不是同一个人时,受益人可以是投保人。然而,当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是同一个人时,受益人就不能再是投保人了。一般来说,在医疗报销、重疾等理赔时,被保险人才是受益人。
被保人是指受到保障的人,也就是根据保险合同,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受益人分为生存受益人和身故受益人。生存受益人是指在被保险人活着时可以领取保险金的人,一般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指定的配偶、子女或父母。而身故受益人则是在被保险人身故后获得保险金的人,可以是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本人。
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当年自留保险费的限制问题。保险公司自留保险费与其承担保险责任范围密切相关,关系到其承保能力和偿付能力。根据《保险法》第99条的规定,保险公司当年自留保险费不得超过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四倍,以确保其资本与承保额度相匹配并加
新《保险法》的两大特色。首先,新法引入了保证保险的概念,明确了保险公司在信用担保方面的业务范围,包括雇员忠诚保证保险和还贷保证保险等。其次,新法扩展了保险公司的经营范围,允许其经营与保险有关的其他业务,如补充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新型业务,适应
公司投保团体人身保险时,被保险人的确定规定以及投保人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区别。保险公司在承保时应要求提交被保险人名单,否则视为不记名投保。人身保险的受益人可由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指定,但企业为职工投保时,受益人必须为职工本人或其继承人。企业单位不能被指定
人身保险合同立法中的几个问题。首先,关于未成年人的保险问题,需要统一法律界定其民事行为能力,并明确规定保险金额。其次,关于履行如实告知义务问题,应明确规定投保人在复效申请中的如实告知义务,以维护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实际操作中,对投保人是否真正履行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