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解散 > 公司司法解散的条件

公司司法解散的条件

时间:2025-07-29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0062

一、请求的主体

根据公司法规定,请求解散公司的主体必须是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多数派股东的专横和个别股东滥用诉权。根据国际立法惯例,持有请求权股东的持股比例应当符合“当时持股原则”,即在法定解散事由发生时和在诉讼过程中仍具有公司股东身份。此外,根据“任何人不能从过错中获利”的法哲学理念,负有过错的股东排除在请求权主体之外,以防止其通过诉讼获取不正当利益。

二、公司陷入僵局

公司必须陷入经营管理的严重困难情形,才能满足司法解散的条件。造成经营管理严重困难的原因包括投资决策错误、市场外部环境的改变、严重违约导致公司遭受经济损失、股东或管理人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大股东操纵公司经营决策权、股东个人因病、死亡、流亡、犯罪、迁居等导致股东合作关系破裂等各种原因。这种困难不仅包括公司财务严重困难导致濒临破产和倒闭的情形,还包括公司管理瘫痪、重大经营决策无法正常进行、中小股东无法行使股东权利等情形。

三、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公司僵局的继续存在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股东利益包括股东的基本权益和合理期望,不仅包括股本、股息红利等自益权,还包括表决、查询、监督等共益权。

四、其他途径无法解决公司僵局

解散公司是对公司一种最为严厉的制裁措施,一旦解散就会进行清理程序,导致公司人格的消亡,可能会减少公司无形资产价值,涉及到内外部众多法律关系的协调。因此,大多数国家将司法解散公司作为解决公司僵局的最后手段。其他途径指的是避免解散公司的解决公司僵局的某些救济方式,如强制股份收购,即法院判令一方股东以合理的价格收购另一方股东的股权,达到解决公司僵局的目的。此外,还有变更公司章程、撤销公司决议或行为、允许股东提起不公平妨碍之诉等方式。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有股份制公司的解散条件及程序

    国有股份制公司的解散条件及程序。根据《公司法》和有关规定,公司经营管理严重困难、股东利益受损且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解决,或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提出请求解散时,公司可解散。符合规定的股东可提起解散公司诉讼,法院应当受理并审理。

  • 公司司法解散的条件

    公司司法解散的条件,包括请求的主体、公司陷入僵局、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及其他途径无法解决公司僵局等方面。请求的主体必须是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主体必须符合条件;公司必须陷入经营管理的严重困难情形才能满足司法解散的条件;解散前需考虑其他途径无法解决

  • 有限责任公司的收购方式

    有限责任公司的两种收购方式:资产收购和股权收购。文章详细介绍了收购流程,包括洽谈与初步了解、资产清理与调查、信息整理与分析、法律论证与依据、行政程序调查、收购实施方案、债务重组协议、谈判与合同签订、权利机构审议、部门批准与备案以及资产转移与登记变更等

  • 法人是不是有权利解散公司

    公司法人是否有权解散公司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公司法人本身并无权直接解散公司,只有拥有公司全体股东表决权超过10%的股东才有资格向法院提出解散公司的请求。法人解散的条件包括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权力机构决议解散、因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被依法吊销营业

  • 公司发起清算需要什么条件
  • 公司解散需要什么条件
  • 公司5年没盈利可以解散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