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监督 > 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推进社会共治

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推进社会共治

时间:2025-07-23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0301
民以食为天。23日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的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备受关注。

看点一:增加失职地方政府负责人引咎辞职情形

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首次增设了对失职地方政府负责人引咎辞职的情形。这一举措旨在改革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看点二:加强对网购食品、保健食品、婴幼儿食品的规定

针对网购食品交易,草案规定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并明确其管理责任。同时,如果入网食品经营者需要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第三方平台还应审查其许可证。对于消费者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购买食品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情况,如果第三方平台无法提供入网食品经营者真实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应先行赔付。

看点三:引入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

修订草案增设了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以进一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制度将为受到食品安全问题影响的消费者提供赔偿和救济。

看点四:规范食品安全信息发布

草案规定,国家将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并明确规定未经授权不得发布应当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公布的食品安全信息。对于可能对社会或食品产业造成重大影响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前应事先向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核实。

看点五: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修订草案明确,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并承担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其他国务院有关部门将根据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承担相应的食品安全工作。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40条的规定:一般产品质量问题的定义

    《产品质量法》第40条对于一般产品质量问题的定义,包括不具备产品使用性能、不符合产品标准和质量状况的情况。同时,文章还阐述了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包括默示担保义务和明示担保义务,以及销售者承担的一般产品质量责任的形式,包括修理、更换、退货和赔

  • 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行为人在违法行为中的法律责任。对于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和认证机构的违法行为,罚款数额由行政执法机关决定,没收违法收入,严重时取消其检验或认证资格。若构成犯罪,将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对于不实检验结果或证明造成的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认证机构若违反规定未要求

  • 假发被剪坏是否构成产品质量缺陷?

    假发被剪坏是否构成产品质量缺陷的问题。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假发被剪坏不属于产品质量缺陷,而产品质量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或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况。对于因产品质量引起的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解决。同时,消费损害

  • 中消协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站受理投诉办法

    中消协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站的受理投诉办法。该办法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明确投诉范围和受理范围,规定投诉方式、投诉材料和投诉处理程序。投诉者可通过电话、书面、来人或咨询等多种形式进行投诉,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中消协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站将在一定时间内处理

  • 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推进社会共治
  • 假冒伪劣商品的管辖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