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产品致人损害包括对该产品买受人和第三人的损害。对于第三人与产品制造者、销售者之间不存在合同关系的情况,其损害赔偿关系应被确认为侵权责任。缺陷产品造成的损害应以侵权损害赔偿的性质进行处理。
缺陷产品致买受人损害的情况下,买受人与产品制造者、销售者之间存在合同关系,双方是合同关系的债权人和债务人。在缺陷产品造成损害后,受害人与加害人之间形成两种损害赔偿法律关系,一是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关系,二是违约损害赔偿法律关系。前者依据法律产生,后者依据合同约定的给付义务、附随义务、保护义务产生,形成了侵权责任与合同责任的竞合。
赔偿请求权的选择是民事责任竞合的表现。受害人对于竞合的赔偿请求权享有选择权。合同损害赔偿旨在补偿受害人的期待利益和信赖利益的损失,使受害人获得应得的利益。如果产品侵权行为导致受害人遭受重大的可得利益损失,并且受害人能够提供证据证明此损失,那么允许受害人选择合同责任可以获得可得利益的赔偿。而侵权责任的赔偿范围难以包括期待利益和信赖利益的赔偿。因此,允许受害人选择侵权赔偿请求权或合同赔偿请求权对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是有利的。
产品致害责任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由受害人作出选择都对受害人有利,因此必须明确在何种情况下受害人可以选择,在何种情况下受害人不可以选择而只能按侵权责任起诉。其规则如下:
在以下情况下,受害人只能根据侵权的诉因起诉:
除了上述三种情况外,其他缺陷产品致害的情况下,受害人可以选择侵权或违约的诉因向法院起诉。选择的原则是赔偿权利人即受害人认为对自己有利。加害人对此没有选择权,也没有拒绝选择的权利。如果受害人没有明确选择或未作出选择,法官应履行"释明权"义务,通常情况下会对受害人有利地进行判决。
中国《产品质量法》对于产品缺陷召回的质保期限制问题,规定生产者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产品缺陷需符合一定标准才能构成侵权。产品缺陷导致的人身、财产损害,其因果关系需明确,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摘要提供了法律上的细致解读和相应的法律条款,为读者理
产品责任竞合分类的问题,当缺陷产品导致损害时,受害者可以选择侵权或违约的赔偿请求权。但在特定情况下,如缺陷产品造成第三人损害、人身伤害和精神损害时,受害者只能按侵权责任起诉。其他情况下,受害者可根据对自己有利的原则选择侵权或违约的诉因向法院起诉。加害
产品缺陷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的相关内容。根据法律规定,如果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失,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需承担民事责任。构成产品缺陷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需满足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产品缺陷与损害事实间存在因果关系等要件。产品缺
新《民法典》生效后产品质量瑕疵的销售问题,包括新法与旧法之间的冲突和解决方式,以及产品瑕疵担保责任和出卖人的责任。对于存在瑕疵的产品,必须以“处理品”、“次品”等形式标注并告知消费者。如果出卖人违反法律规定销售不合格产品,需承担法律责任。出卖人应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