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旅游合同纠纷 > 法律风险与“群旅游”活动

法律风险与“群旅游”活动

时间:2025-07-05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1121
摘要:

案例一:“群旅游”隐藏严重人事损害法律风险

近年来,“群旅游”活动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推动下迅速发展。然而,这种活动中存在着严重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法律风险。以重庆的钟先生和妻子秦女士为例,他们参加了一次由某自驾俱乐部发起的“内蒙古额济纳旗9天自驾游”,结果在旅程中发生了交通事故。秦女士受伤后,由于未购买任何意外保险,领队以免责协议为由逃避责任,导致钟先生不得不自行维修车辆,秦女士承担高额治疗费用。

在“群旅游”过程中,交通事故可能会导致参与者受伤甚至死亡。一旦发生事故,受害者往往会要求司机或组织者赔偿损失,而司机和组织者往往以提供无偿服务为由拒绝赔偿。对于这种情况,法律上存在着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1. 参与者之间发生交通事故;
  2. 参与者与第三人发生交通事故;
  3. 组织者雇佣其他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

针对这些情况,律师认为,驾驶者在承担赔偿责任时应负安全保障义务,无论是否为有偿服务。对于无偿搭载的参与者,驾驶员在承担赔偿责任时可以酌情适当少承担一部分;对于有偿搭载的参与者,则应在责任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此外,如果组织者未尽审查义务而雇佣没有营运资格的司机和车辆造成交通事故,则组织者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除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法律风险,还存在着因意外灾害或事件而导致参与者伤亡的损害赔偿风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组织者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组织者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案例二:“群旅游”貌似AA制,实则为赢利

另一个案例是临沂市李女士参加的一次“豪华一日游”活动。虽然活动宣传中声称只需要付费138元,但实际上参与者却挤在一辆无座面包车上,采摘的草莓也未成熟且数量有限。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宁波的方先生身上,他参加的“重庆六日游”活动中,豪华旅游大巴被改成了破旧中巴,酒店和餐饮标准也大打折扣。这些情况表明,“群旅游”活动中存在着组织者从中牟利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规定,只有取得旅游主管部门许可和办理工商登记的旅行社才有权组织旅游活动。而“群旅游”活动的组织者是无权以营利为目的组织任何旅游活动的。如果组织者借此营利,其行为违反了旅游法的规定,并涉嫌欺诈。此外,组织者在组织“群旅游”活动时应承担安全保障义务,对参与者的意外伤亡承担责任,除非参与者故意造成伤亡。

法律风险防范建议

为了避免“群旅游”活动中的法律风险,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选择有经验和信誉的组织者,了解其能力和经验;
  2. 在参与活动前谨慎签订《责任免除协议》,但要注意该协议不能违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3. 参与者可以投保人身险、意外险等险种来提高安全保障;
  4. 要求组织者提供详细的费用清单,确保费用信息公开透明。

最重要的是,参与者和组织者在“群旅游”活动中应时刻将安全放在首位,量力而行,尽量将人身损害的风险降到最低。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律风险与“群旅游”活动

    “群旅游”活动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包括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和参与者的伤亡损害赔偿风险。在“群旅游”中,驾驶者和组织者应承担安全保障义务,无论是否为有偿服务。此外,组织者应遵守旅游法规,不得从中牟利,否则涉嫌违反法律和欺诈行为。为避免法律风险,建议参与者选择

  • 大学生景区坠亡,景区安全保证义务有哪些

    大学生的景区坠亡事件引发的景区安全保证义务的讨论。根据我国旅游法规定,景区要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遵守相关法律和标准,制定安全保护制度和应急预案,并进行从业人员应急救助技能培训。景区需明示相关事项,并在事故发生后采取救助措施。旅游者在遇险时,有权请求及

  • 只有旅游定金算作旅游合同成立吗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游客交纳了旅游定金后,可以视为履行了合同的义务,虽然没有签订书面的合同,但该合同是成立的。由于旅游法律法规要求旅行社签订书面合同形式,旅行社不能出示书面旅游合同,当双方就服务内容发生争议的,也应当由旅行社承担举证责任。

  • 旅游法规定解除合同定金退吗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非因游客的原因造成旅游合同解除的,旅行社要向旅游者退还已收取的全部费用,包括交纳的定金。组团社对旅游者承担责任,受委托的旅行社对组团社承担责任。因未达到约定的成团人数解除合同的,组团社应当向旅游者退还已收取的全部费用。如果旅行社

  • 导游强迫消费是否构成强迫交易罪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二)
  • 旅游消费维权基本途径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