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留置 > 留置知识 > 留置措施的频次

留置措施的频次

时间:2025-07-20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1684
有权执行留置的是监察机关等等部门,只有当事人有了些相应的犯罪嫌疑等才会进行留置。但是法律上对于留置措施的执行也是有相关的规定,很多人好奇具体留置执行的次数,比如每个月执行留置次数限制。看看手心律师网小编收集的资料。

根据监察法草案的规定,省级以下监察机关在采取留置措施时,需要由监察机关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决定,并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而省级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时,则需要报国家监察委员会备案。

通知被留置人所在单位或家属

在采取留置措施后,除非会对调查造成影响,监察机关应在24小时内通知被留置人所在单位或家属。此前,各地纪检监察系统在办案中采取的“两规”措施通常在48小时内通知被调查者所在单位或家属。

保障被留置人员的权益

草案明确规定,在留置期间,监察机关有责任保障被留置人员的饮食和休息,并提供医疗服务。对被留置人员的讯问应合理安排时间和时长,被讯问人在阅读讯问笔录后需签字确认。留置的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决定采取留置措施的监察机关可以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延长一次,但延长时间不能超过三个月。

留置期限与刑期的折抵

另外,如果被留置人员涉嫌犯罪并移送司法机关后,被判处管制、拘役或有期徒刑,留置期限应当折抵刑期。留置一日折抵管制两日,折抵拘役或有期徒刑一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留置措施的频次

    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的频次和规定。省级以下监察机关需集体研究决定并报上级批准,省级监察机关则需报国家监察委员会备案。留置措施后应通知被留置人单位或家属,且保障被留置人员的权益。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三个月,可申请延长一次。若被留置人员涉嫌犯罪并移送司法机

  • 监察委留置的对象及其相关权益保护

    监察委留置的对象:一般是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以及涉案人员。对这些人员采取留置措施,需要符合以下要件:一是涉案要件。留置的证据要件,是监察机关已经掌握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一)涉及案情重大、复杂的;(二)可能

  • 被监察委留置后怎么办

    监察机关对被调查人进行留置的,应该通知被留置人的家属,保障被留置人员的饮食、休息和安全。第四十三条 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由监察机关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决定。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被留置人员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后,被依法判处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的,

  • 解除留置措施的程序

    省级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国家监察委员会备案。第三款规定了公安机关协助执行留置措施。第一百七十条对于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已采取留置措施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对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留置措施自动解除。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拘留后的十日以内作出是否逮捕、取保

  • 留置措施通知家属吗
  • 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的最长期限
  • 监察法留置的适用范围
留置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