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贿赂犯罪涉及以下八种罪名:
刑法中对“其他单位”的界定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等常设性组织,以及为组织体育赛事、文艺演出或其他正当活动而成立的组委会、筹委会、工程承包队等非常设性组织。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包括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国有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医疗机构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在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医药产品采购活动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销售方财物,或者非法收受销售方财物,为销售方谋取利益,构成受贿罪。
医疗机构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有类似行为且数额较大的,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利用开处方的职务便利,以各种名义非法收受医药产品销售方财物,为医药产品销售方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在教材、教具、校服或其他物品的采购等活动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销售方财物,或者非法收受销售方财物,为销售方谋取利益,构成受贿罪。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有类似行为且数额较大的,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教师,利用教学活动的职务便利,以各种名义非法收受教材、教具、校服或其他物品销售方财物,为物品销售方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竞争性谈判采购中谈判小组、询价采购中询价小组的组成人员,在招标、政府采购等事项的评标或采购活动中,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如果中国国家机关或其他国有单位的代表有类似行为,且数额较大的,构成受贿罪。
商业贿赂犯罪中的财物包括金钱、实物以及可以用金钱计算数额的财产性利益,如提供房屋装修、含有金额的会员卡、代币卡(券)、旅游费用等。具体数额以实际支付的资费为准。
不论受贿人是否实际取出或消费,收受银行卡的存款数额一般应全额认定为受贿数额。如果使用银行卡透支且由给予银行卡的一方承担还款责任,透支数额也应当认定为受贿数额。
在商业贿赂犯罪中,谋取不正当利益指行贿人谋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政策规定的利益,或要求对方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行业规范的规定提供帮助或方便条件。违背公平原则,给予相关人员财物以谋取竞争优势的行为也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
在办理商业贿赂犯罪案件时,要注意区分贿赂与馈赠的界限。主要应当结合以下因素全面分析、综合判断:
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共同收受他人财物的情况下,根据双方利用职务便利的具体情形分别定罪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近发布了《关于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商业贿赂犯罪的法律适用依据。
该意见共有十一条,主要涉及商业贿赂犯罪的范围、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工作人员的界定、医药购销、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领域中商业贿赂犯罪的认定、贿赂犯罪的犯罪对象及数额的认定、商业贿赂犯罪中不正当利益的认定、商业贿赂犯罪罪与非罪的认定以及商业贿赂犯罪共同犯罪的认定等七个方面的内容。
据新华社报道,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商业贿赂犯罪已经从权钱交易发展到权利交易、权色交易,为了应对新情况、新问题,该意见将商业贿赂犯罪的范围从财物扩大至财产性利益,并明确了财产性利益的数额认定。
此外,该意见还明确了商业贿赂犯罪中贿赂与馈赠的界限,为正确划分贿赂与亲友正当馈赠提供了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希望通过该意见的发布,进一步规范商业贿赂犯罪的法律适用,加强对商业贿赂犯罪的打击力度。
贪污罪的分类。包括侵吞财物、窃取财物、骗取财物和其他方法等多种形式的贪污行为。其他方法还包括内外勾结、公款私存、利用回扣和合同非法占有公款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间接贪污和占有应交单位的劳务收入等形式的贪污行为,以及利用新技术手段进行贪污的行为。
五年后再犯赌博罪是否属于累犯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属于累犯。对于赌博罪,如果符合聚众赌博的立案追诉标准,应当以营利为目的并被追究刑事责任。用作赌注的款物、
福利院虐待儿童老人的法律处罚和福利院领养孩子的手续。对于虐待行为,根据相关法律,福利院若虐待儿童老人且情节严重,其主要领导者和直接责任人员将受到刑事处罚。领养孩子方面,收养人需提交一系列证件和证明,包括护照、海外居住证明等,并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
挪用公款罪中营利性活动的认定。根据相关法律解释,挪用公款用于营利活动包括存入银行、集资、购买股票等行为。不同挪用情况有不同的认定标准,涉及挪用时间、是否归还、是否用于非法活动等。明确区分不同情况有助于对挪用公款罪进行恰当的法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