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资产所有者代表提出资产拍卖意向,并委托专门的拍卖机构。
2. 拍卖机构将受托拍卖的资产在拍卖市场公开挂牌公布,进行公开招标竞卖。
3. 在公开竞卖中,最终将资产卖给出价最高的竞买人。
4. 拍卖成交后,资产所有者和购买者双方签订契约,进行公证,并办理资产转移手续。契约内容包括资产概况、出售价格、付款方式等。在企业整体资产拍卖时,还需考虑原有债权债务处理、退休及在职职工安置办法,以及双方商定的其他事项。
5. 拍卖机构按照资产成交额的一定比例向委托方收取费用。
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拍卖除了遵循资产拍卖的一般程序外,还需履行以下程序:
1. 企业提出拍卖资产申请,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若为企业整体资产拍卖,在上报批准前,还需由本企业职工大会做出决议。
2. 企业整体资产拍卖时,资产经营使用者需对各项资产负债进行全面清理,编制清册及本年度开始到拍卖时的会计报表,并分别报企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3. 卖方企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或成立专门小组,对被拍卖的资产进行清理核实和资产评估。
4. 资产所有者代表根据资产的重估价值,提出拍卖底价。
5. 若为企业整体资产拍卖,成交后,购买方需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报换发执照,其所有制性质随购买方的所有制性质而定。
扣除拍卖费用后,单项资产拍卖的净收入归委托拍卖的单位使用,并纳入更新改造资金账户,专项用于企业的更新改造。
企业整体资产拍卖的净收入应由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组织解缴国库,用于国有资产的再投入。
法院宣判通知家属的法律规定以及刑事诉讼开庭程序。法院在宣判时一般不会通知家属,但在开庭前会进行多项工作,包括确定合议庭成员、送达起诉书副本给被告人等。开庭审判的程序包括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目
第二审程序与第一审程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两者紧密相关,第一审程序是第二审程序的前提。区别主要在于发生原因、适用的审判机关、审判对象和法律后果不同。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第一审行政诉讼案件流程和行政诉讼第二审程序的具体内容。
关于因300元产生的纠纷是否可以立案的问题。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此类纠纷通常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不会立案,但法院一般会受理民事诉讼。文章还介绍了民事诉讼程序的具体步骤,包括起诉、立案审查、排期开庭、开庭审理和宣判等。
刑事一审判决期限的法律规定。刑事案件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判决期限一般为受理后的两个月内,但特定情况可延长至三个月。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和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会重新计算审理期限。确保刑事案件的及时审理,维护公正和法律权威。